“哈哈,牟公公實在是太客氣了,同喜同喜,也歡迎此事之後,牟公公常來楊家莊座座。”楊晨東同樣抱拳還禮。
“自然自然,以後少不了叨擾楊大人的地方呀,哈哈哈。”
朝堂之中,一片靜寂。幾位尚書和重臣都站在那裡閉目養神,只有幾名沉不住的年輕官員目光時不時會向大殿外看去。僅從這一點上來看,就能分辨出,比起鎮氣工夫來,姜還是好的辣。
“來了,來了。”大約是半盞茶不到的工夫,殿外在一名年輕小太監的引領下跟來了一位身穿長衫的年輕男子。
身材修長,面如朗月。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自信的氣質體現著,絲毫沒有因為進入的是皇宮大殿而過多的緊張。
當然,要說一點不緊張是假的。怎麼說這也是楊晨東第一次走進皇宮之中,只是他很好的調整了呼息,使得他的面部一直保持著讓別人看起來的沉靜罷了。
進入展中,大步而行,待來到距離皇位還有二十步遠的時候,站定身形。接著就跪倒在了地上,口呼:“臣建寧府知事楊晨東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愛卿平身。”英宗一臉的好奇之色。射鵰英雄傳、小李飛刀、笑傲江湖三本書他都看了,一度為其精彩的內容所吸引,如今終於見到文章的作者,免不了是會好奇的。
楊晨東道了一聲“謝皇上”之後起身而立,然後也打量了一個座於龍椅上的朱祁鎮。給他的感覺是年輕,還有那麼一點的帥氣。當然,比起帥氣來,楊晨東自然認為他還是要面勝一籌的。
“你就是楊晨東,是你擊的登聞鼓?”英宗饒有興致的問著。
在場中的眾大臣,包括王振都在打量著楊晨東。事實上,這些人中除了站在一旁列班的胡長寧之外,其它人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年輕人,這個楊報的創始人。
“回皇上,正是臣敲的鼓。實在是有大吉徵兆現世,臣一時性急,方才敲鼓而動天下,還請皇上恕罪。”
“無妨,愛卿之心意朕可以理解。倘若真有大吉之事,朕賜你無罪便是。可若是你敢欺騙於朕的話,當數罪併罰,你可知曉?”英宗說著說著突然就板起了臉,一臉的嚴肅之態。
都說伴君如伴虎,儘管朱祁鎮年紀不大,可也當了十三年的皇帝,一旦威嚴起來倒也是有一股餘威顯現。
數罪併罰,而非是兩罪並罰。如此可見,英宗把之前楊晨東打了王苟母子的事情也算在其內了。由此可見,這個朱祁鎮並不糊塗,只是有些事情不願意去思考罷了。
“臣知曉,容臣俱稟。”楊晨東並沒有因為皇上之言而有絲毫的懼怕之意,因為他馬上要彙報的事情的確算的是大吉徵兆,甚至其影響可傳千古,可震驚世人,還會惠及於千萬之百姓。
擁有著如此多的影響和作用,楊晨東自然是底氣十足了。
“嗯,楊愛卿說說吧,朕與眾臣們都在傾聽。”英宗點了下頭,一幅洗耳恭聽的樣子。
此時不僅是朱祁鎮,便是滿朝的文武都豎起了耳朵,他們都想聽聽,這個敢敲登聞鼓而引動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是大吉兆,還是隨便找了一個由頭,來逗弄群臣。
感受到了朝堂中的氣氛過於緊張,楊晨東嘴角一翹的同時,並沒有先直奔主題而是抱拳說道:“皇上,在臣彙報此事之前,不知可以不可以先問眾大人們一些問題。”
“哦?這可是有關係?”英宗還等著聽吉兆呢,本來興致正高,忽聞楊晨東的要求,臉上就是一幅便秘的表情。
“有關係,有大關係的。”楊晨東回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