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二十二章 太監王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太監王振 (1 / 2)

一件小事上就可以反應出來,一日王振看到宮門口開國皇帝朱元璋立的“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鐵碑,心情很不爽,下令搬去。大家第二天上朝發現開國皇帝的手書沒有了,卻集體保持了沉默,如此可見其權勢滔天到了何種境地。

王振,出生年月日不詳,山西蔚州人(今河北),曾侍奉著還是太子的朱祁鎮讀書。

此人看重權柄,尤其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任何官員的提拔都要給他送禮,任何回京的官員也一樣還是要送禮,不然接下來就會有麻煩上門。說起來這與他的出身有關係。永樂末年,朝廷下達了一道旨意,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凡是各省各市教育局的官員,如果長期工作表現不好的,可以調到京城當官。

還有這樣的好事?地方上都幹不出頭,竟然還可以調到京城工作當官!

當然不是,無人問津的奧秘就在於,調到京城後乾的工作比較特殊——“淨身入宮中訓女官輩”。

開什麼玩笑!老子就是不幹學官,也能做個老百姓,幹嘛要挨一刀進宮當宦官?!

是啊,誰會幹這種傻事呢?

偏偏就有這樣幹了,他就是王振。

他已經有了老婆孩子,生活雖然並不寬裕,但是也不窮,大可以安安心心過日子,但在他的心中,卻有著別人無法瞭解的雄心壯志。他並非是小時候就送入到了宮中當太監,而是讀書之後,才進的宮。甚至是帶著一定報負進的宮。即然地方上難以發展,他就想另闢他路。

別說,憑著察言觀色、兼之忍字決,還真就讓他成了氣候。

對此人的事情,之前的楊晨東是不太清楚的,但他有大倉,那裡面可有著不少的歷史書籍,自然查到了此人,後一打聽,果真是如此,當下楊晨東就請老管家楊海入就見王振。

怎麼說楊海以前跟著老爺楊榮那是見過世面的。當時的王振遠沒有現在的權柄,見到三楊時哪一回不是客客氣氣,著楊海這個老熟人前去送禮再是恰當不過了。

楊晨東的前身楊東,本身對於一些歷史並不是很瞭解,對於有些東西的生成同樣也是一知半解。但他有大倉,那裡有書籍,還有很多現成的書籍資料甚至是成品可供參考。一些明朝沒有的東西是拆了,卸了,還是重新組裝都沒有問題,這才是他最大的優勢所有,自然就可以弄出許多新的東西來。

京師中王振的家中,楊海見到了王振,一臉恭敬的表情,讓他極為的受用。

想當初,為了搏得三楊的好感,表面上討好三楊,事事順從,裝成不干預政事的樣子。每次到內閣去傳達皇帝的旨意,都裝得十分恭敬和小心的樣子,總是站在門外,不入閣內,深深感動了三楊,後來,王振再來傳旨時,三楊打破慣例,特把王振請到屋內就坐。

如今需要仰視,現在那人的管家確在自己面前如此的前倨後恭,遠不復以前跟在楊榮身後那高傲的樣子,便是感覺到一陣的爽氣。

“楊管家呀,說起來我們也是老熟人了,認識很多年了吧。”王振有意提起以前的往事,就是想看看楊海會怎麼說。

來之前楊海就已經擺正了心態。以前楊榮老爺在的時候,還能不拿正眼瞧人家,可現在三十年河東,很多事情早已經有了改變。

“是的,與王公公認識的確很多年了。當時,我就看出了您的不凡,果然是如此啊。”有的只是感嘆,甚至還有一點的羨慕,這些話讓王振聽了之後十分的受用。

一個人最驕傲的,無疑就是讓以前瞧不起自己的人開始正視,甚至是仰視自己。而現在,他做到了,怎麼可能會不高興?

“哈哈。”心滿意足的大笑之後,王振看了看楊海後面被包裝的東西,一幅漫不經心的樣子問著,“你來看本公到底何事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