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的看法?對於和親,李曄一直不贊成,認為這是一種屈辱。不過和親這個陋習卻是漢朝帶頭做的,雖然春秋戰國也有和親,但跟漢朝的和親又不同:春秋戰國時期那是諸侯國相互之間的和親,漢朝卻是對外和親,特別是北方的遊牧民族。
雖然漢朝強大,但是把公主也嫁出去不少,同樣唐朝也是,恐怕不和親的也就數百年後的明朝。
對於和親,李曄不好去平叛其對錯與否,這可是被當做靈活外交的體現,只是犧牲了一些宗室女子。不過對於把自己皇姐嫁到南詔,李曄說什麼也不會同意,南詔沒多久就要亡國了,而且這個隆舜也不是個什麼好鳥,荒淫無度,二皇姐嫁給對方豈不是受罪?
不過這事並不是他反對就可以決定的,現在南詔使節都還沒來,起碼得先看看對方什麼情況再說吧。雖然這次見面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但李曄此行也算是有所收穫,起碼李儇對於和親一事不是很上心,若是對方堅持,那才叫真的不好辦。現在對方對這事不傷心,破壞和親還是有可能的。
實在不耐煩的李儇,看著依然爭吵不休的眾人,忍不住發怒了,“好了,說了這麼多,你們就知道爭過來爭過去,就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
李儇的發飆,終於讓大殿安靜了下來,眾人才發現其他人都是面紅耳赤,想到剛才的場面也有些暗暗驚訝,或許都懷疑剛才那是不是自己。
“陛下,南詔使團已經要到了,可負責迎接使團的人選還沒有確定好。南詔那邊可是派了一個宰相過來,朝廷這邊。。。。”一旁的楊復恭遲疑道。
“那也派個宰相去迎接不就行了?蕭卿?”李儇看著剛才吵得最兇的蕭遘,這種差事讓對方去算了。
“陛下,蕭大人不合適,他反對和親,若是他負責接待,豈不是有損朝廷的臉面?”田令孜淡淡道。
“什麼叫有損臉面?那晉國公是不是想去?難道你去就有臉面了嗎?”蕭遘毫不客氣地反駁道,並看了看對方下身,其意不言而喻。
田令孜哪裡不知道蕭遘這話什麼意思,頓時大怒,“蕭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若是晉國公願意去,蕭某定然不會跟國公大人爭。”蕭遘淡淡道。
“好了,都叫你們別吵了,還吵?這都多久了,你們還吵個不停?”聽到這些人的爭吵,李儇就頭大,因為這事,他今天都沒空去忙其他的,心裡一肚子火。
“陛下,何不讓壽王去?”一旁的鄭畋站出來開口道。
“壽王?”李儇看了看一旁沒怎麼說話的李曄,有些疑惑。
“回稟陛下,壽王是親王,地位比南詔的宰相高,不僅可以彰顯朝廷的威嚴,還能在談判中保持優勢。”鄭畋也是反對和親之人,看到李曄也反對和親,在蕭遘受到針對的情況下,還不如讓壽王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