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之大唐中興> 第702章 東南之行(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2章 東南之行(一) (2 / 2)

不過戰鬥力卻是上升了不少檔次。

以前的右神威軍其實主力還是步軍,但現在卻是純水師。

如今的長江水師,下轄各種戰艦600餘艘,同樣下轄五廂,不過每廂戰艦規模和人數並不同。

實力較強的是前廂、左廂和中廂,實力較差的是右廂和後廂。

其中前廂駐紮在鄂州,一共三千三百人。下轄大小船隻130餘艘,擁有1艘二號寧船,10艘一號寧船,還有其他的樓船、五牙戰艦、海鶻船等輔助戰船。

左廂駐紮在嶽州,一共兩千七百人,下轄大小船隻110餘艘,其中二號寧船2艘、一號寧船8艘。

中廂駐紮在江陵府,一共四千人,下轄大小船隻150餘艘,其中二號寧船3艘,一號寧船12艘。

右廂駐紮在萬州,一共兩千人,下轄大小船隻70餘艘,其中一號寧船4艘。

後廂主要負責後勤運輸,一共三千人,下轄船隻180餘艘,多樓船這樣的大船,其中一號寧船8艘。

二號寧船是一號寧船的改進放大版,一號寧船就是最開始排水量1700料的寧船。

相比於一號寧船,二號寧船更大,長達19丈,整個排水量約2500料(約800噸),搭載有24門火炮。其中神策大將軍炮8門,16門神機炮。

而一號寧船,除了之前生產的,這兩年生產的都進行過改進,可以搭載14門神機炮,左右各7門。

毫無疑問,二號寧船比一號寧船更為強大。

目前朝廷的寧船建造,是由朝廷設立在江陵府的造船廠負責,而且這個造船廠隸屬於軍器監。

不過二號寧船的建造很慢,除了體型變大之外,也有耗費問題。

其實因為禁軍增加到18支已經讓戶部這邊意見很大了,對於李泌的抗議,李曄也不得不慎重考慮。

最後他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削減禁軍的人數。

對於在腹地駐紮,沒有作戰任務的禁軍進行人數上的縮減。

沒有被縮減的只有安西大都護府的三支禁軍、安北都護府的左神威軍,駐守長安的左右監門衛以及長江水師和神機營外,其他十支禁軍都被縮減了人數。

從兩萬五千人,降到了一萬八千人左右。

這樣一來,整個禁軍人數實際上縮減了七萬人,所需的耗費自然少了很多。

被減出來的七萬人,除了一部分被調到地方駐軍外,剩下的都打回原籍,若是禁軍擴編,可以優先進入禁軍。

要不是這邊縮減了七萬人的開支,李泌說什麼也不會同意開建這麼多艘戰艦。

這次出使,獨孤損的任務是去江西,而王師邈的任務就是帶著麾下的艦隊順江而下。

至於藉口,自然是代天子巡視長江,並把一些物資運到鎮東軍。

而這沿途,要經過江西、宣州、升州、淮南、鎮海軍五鎮,能否順利抵達明州,尚不得知。

相比之下,獨孤損的任務就簡單多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