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段寶龍相助,我們未嘗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趙善承勸道。
“若是趕走唐軍後,你讓朕怎麼處理段寶龍?”鄭買嗣問道。
“陛下,當務之急是趕走唐軍。待唐軍敗退後,陛下有的是機會對付段寶龍。”趙善承有些著急,“若是段寶龍不相助,我們恐有滅國之險,還望陛下三思!”
想到自己才剛剛建國,他還不想還沒怎麼做皇帝就當亡國君,在思考了許久後,他最終還是點頭。
。。。。。。
在前線戰事正酣的時候,王建正在後方大肆擴充勢力。
雲南都督府為中都督,下面可以設州或者下都督府。
目前,雲南都督府下設昆明都督府、姚州都督府、通海都督府、開南都督府(即銀生節度使),外加朗州、盤州、麻州、曲州和恭州。
其中盤州和麻州為羈縻州,照理說曲州和恭州也該是羈縻州的,但朝廷直接派了人員前來擔任刺史,駁回了王建的人事提議,這讓王建在這兩地建立自己勢力的想法落空了。
恭州為新設,即原南詔東川郡。
之所以朝廷會直接任命的原因,是李曄的意思。
原因嘛,也很簡單,因為恭州和曲州的銅礦佔據整個南詔境內的七成,恭州的銅礦又是整個南詔境內最豐富的。
目前,由於火器的影響,朝廷對於銅礦的需求量很大,而且還有維持貨幣體系的原因。
這樣大的一個銅礦,李曄是不可能讓王建佔為己有的,所以才會駁回王建的提議。
恭州和曲州是朝廷派的刺史,盤州和麻州又是羈縻州,於是王建想要擴充勢力,也就朗州和其他幾個下都督府。
其中田師侃被任命為昆明都督府都督,王宗佶被任命為朗州刺史,王宗黯和吉諫留在他的身邊,王宗弁則是調任開南都督府都督。
王建倒是想把所有都督都換成自己的親信,他想想可以,李曄也不是傻子。
他會讓王建暴露野心,但卻不會讓王建割據一方,所以姚州都督府都督和通海都督府,朝廷就從其他地方抽調的人前來擔任。
“義父,前線送來的訊息,說是大總管已經率領大軍攻克趙川城,想來很快就能拿下太和城,攻克大長和國國都。”
作為王建外甥兼義子的王宗黯對於王建自然是忠心耿耿,王宗佶調到朗州擔任刺史後,他便成了王建身邊最親近之人。
“讓他們打吧。大長和國不過是一個短命小國,註定不會長久的。據說朝廷已經下令讓四川道在五年內向我雲南都督府遷徙十萬戶人口,可有訊息?”王建關心道。
這雲南都督府啥都好,就是人口太少,當然他指的是漢人。
他已經給朝廷上奏,希望可以在雲南實行軍屯制,並把他們的家人遷到雲南,這樣就可以擴充雲南的人口。。
當然這個奏摺才送去,等朝廷回信,可能得一兩個月後。
因此他更關注朝廷之前下令讓四川道遷徙人口過來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