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探子來報,淮南大軍已經在朝著楚州和壽州集結,應該不會食言。”
“那就好。就按照原計劃行事,只要控制了這徐州城內的文武官員,我們就能控制整個徐州城,剩下的就看淮南那邊。”朱友恭笑了笑。
這幾年下來,朱友恭也知道錦衣衛的強大,所以他不敢頻繁調動軍隊。
除了他的親兵和徐州城的駐軍外,其他的都不能調動,不然錦衣衛肯定會察覺。
不過想要控制徐州城也有難度,那就是城外的右天策軍。
右天策軍如今被削減至一萬八千人,分駐徐州和宿州:一則徐州是江淮道節度使府駐地;二則宿州位於運河邊,可謂是河南道東邊的門戶之一,地理位置重要。
可即便如此,右天策軍在徐州城外也有八千駐軍,以朱友恭在徐州城的兵力,正面迎戰也很難取勝。
所以他才想到擺鴻門宴,在酒宴上解決李文忠等人,這樣城外的右天策軍群龍無首,也就好對付。
他只需要控制徐州城,然後等待淮南大軍增援就行。
到時候他在各州的親信將領紛紛響應,他控制江淮道的計劃也就能實現了。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一舉一動,錦衣衛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沒辦法,朱友恭早就在李曄的必殺名單上。
原因很簡單,歷史上李曄就是被朱友恭弄死的,雖說是朱溫下的令,但朱友恭卻是執行者。
雖說如今早已不一樣,但對於李曄來說,朱友恭還是得殺掉。
之所以隱忍多年,只是沒空去處理朱友恭,現在朝廷沒有外戰的擔憂,自然打算解決朱友恭這個隱患。
雖說朝廷一直沒動手,但是錦衣衛這幾年卻是一直盯著朱友恭的一舉一動,包括其安插在各州駐軍的親信也大多都在錦衣衛的掌握之中。
只待時機合適,就可以一一剪除。
鎮海軍和淮南的事,江淮道的錦衣衛很快就得到了傳信。楊行密因為幕僚周隱的勸說,放棄了出兵,李簡便知道這是解決朱友恭的大好機會。
於是一封帶著李曄命令的密信就送到了右天策軍大將軍李文忠的手中。
李文忠是宗室出身,又是右天策軍的大將軍,無疑是指揮這次行動的最好人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