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元日大朝賀源於古代的朝貢制度,是透過貢物和朝覲的方式來規範中央與地方、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關係的一種禮儀。
每逢大朝會日,皇帝親臨太極殿(李曄登基前,一般是含元殿),皇太子、文武百官、地方朝集使分別向皇帝拜賀新歲,各部官員向皇帝呈報一年來的政績,展示帝國取得的成就。
只不過如今大唐,朝廷勢弱,藩屬國很多都不再朝貢,地方也不怎麼搭理朝廷,所以熱鬧程度自然不如盛唐時期。
不過今年的大朝會卻比前兩年熱鬧,規模也稍大,原因很簡單,朝廷已經開始顯露獠牙,先後平定了西川、山南東道、荊南和河中。如今又對隴右用兵,著實震懾了周圍一些藩鎮。
河中節度使王珂、定難軍節度使李思恭、荊南節度使郭禹、靈武節度使等等都親自前來,當然四川道、山南西道、山南東道節度使也親自來了,關內道節度使蕭遘由於在隴右前線,所以派的布政使李易代為赴京參加大朝會。
除了親自前來的,還有三管經略使和安南經略使派來的使者。
除此之外,河東李克用、宣武朱溫、雲州赫連鐸、昭義軍孟方立、鄂嶽觀察使、湖南觀察使、嶺南節度使、歸義軍也都派了使者過來。
加上長安城內的大官員,整個太極殿佔了上千人。
開始的時候,太極殿外嘈雜聲一片,參加朝會的人都在尋找自己的熟人,聊聊天等著朝會正式開始。
直到一個太監站在太極殿大門處用著獨特的公鴨尖嗓大喊大朝會開始,這些官員才安靜下來,然後按照品級依次入殿。
太極殿的面積就那麼大,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進入太極殿面見李曄,更多的則是站在殿外。
元日大朝會用句後世的話說,就是年度中央政府報告,總結去年一年有什麼成就,當然是只說好的,不說壞的。
雖然繁瑣,但作為李曄第一次坐在龍座上舉行大朝會,所以他也格外認真。
由於沒有什麼藩屬國來,所以這個環節並沒有舉行,直接跳過了。
所以乾寧二年的大朝會關注點主要三個。
其一是戶部把去年的國庫收入說了一下,摺合金錢是1八萬貫,一個很龐大的數字,不僅嚇了忠於朝廷這些官員一大跳,還把那些藩鎮嚇得夠嗆,誰也不知道這個數字是真是假。
其二就是朝廷的西征,也就是對隴右用兵。作為新帝登基以來,第一次對外用兵,關注的人也不少。
第三則是李克用的使者李克寧的覲見。
“河東節度使麾下,李克寧代表吾兄隴西郡王、河東節度使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河東?”
眾人一下就把注意力轉向李克寧,沒想到李克用還真敢派使者來長安。
嘖嘖!
去年李克用還兩次跟朝廷兵戎相見,居然還會派人來參加元日大朝會。要知道去年討伐李克用的風波還沒過多久,要不是吐蕃人犯境,或許朝廷都決定要討伐李克用了。
這個時候,李克用派人來長安,是何用意?難道是服軟?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大唐中興》,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