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8好吃的豆卷 (3 / 3)

又去把晾乾了的尿素袋子拿下來,重新縫了一個袋子。

熱了些冷飯冷菜吃後,給大黃一碗,開始做紅豆沙。

她把煮爛的紅豆舀進一個小木盆裡,放入適量的白糖,拿出擀麵杖開始將紅豆搗成細泥。

倒進鍋裡舀了些豬油在裡面,小火慢慢不停翻炒,炒到不沾鍋鏟,才把紅豆沙鏟進一口陶缽裡面。

又去把泡脹發亮的大白豆沖洗乾淨,倒進陶缽裡,往裡面加了一瓢水。再把木甑子放進鍋裡,把陶缽放進甑子蒸。

大白豆也叫芸豆,具有清熱解毒,理氣活血,益腎補元,溫中下氣的功效。還適合心臟病、動脈硬化……

林蘭等木甑上汽後,添了兩塊柴禾在灶膛裡,慢慢蒸制。

關好門揹著背篼去了山腳,一連跑了幾趟,才把早上割好的牛草全部背到曬場。

回到家,揭開蓋子看了一下,大白豆已經蒸好了,陶缽裡的水分也快蒸乾了。

捻了一粒拿輕輕一捏,豆皮就掉下來了。

把陶缽端出來,把豆皮剝乾淨。

林蘭檢查一遍,見所有的豆皮都剝乾淨了,進屋拿了一個面籮出來,面籮有些老舊。聽老太太說,還是楊家兩老幫她磨面時編的。

她覺得老太太對她和小豆子那麼照顧,也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畢竟人都是相互的。

這年代的人雖說很窮,但很記情,欠別人一點恩情都想著要還回去,白眼狼也是極少數。

一邊想著,一邊把大白豆倒進面籮裡,用飯勺擠壓大白豆碾壓成細泥,豆泥從籮眼裡慢慢漏到陶缽裡面。

直到兩手痠疼,才把豆子全都碾成豆泥。

林蘭甩了甩酸脹的雙手,覺得舒服了一些,又舀了白糖拌在豆泥裡,抓起豆泥像和麵一樣碾揉,以增加它的粘性。

豆泥和好後,林蘭去廊簷下把白布收回來,用開水燙一下,擠幹水分放在一旁備用。

把小方桌擦洗乾淨,把紅豆沙摳了二兩左右放在桌上,用擀麵杖擀成幾毫米的長方形薄片,放在一旁備用。

再把白豆泥摳二兩左右放在溼布中間,擀成長方形長方形薄片,然後將紅豆沙覆蓋在豆泥上,輕輕壓一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