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蘭想到家裡那些豆子得虧有陳師傅和李紅梅的幫忙,才那麼快運回了樂興,又撿了粽子,鹹蛋,豆卷送去了車站。
老陳和李紅梅高興的接過林蘭送的節禮,覺得林家人比城裡人還懂禮數。
林蘭從汽車站回來,楊麗英家也送了麻鴨、鹹蛋,還有半桶黃鱔。
老太太在家煮了一大鍋草藥給小豆子、丹丹泡澡,還用配好的絲線給兩人做了個小猴子香包,掛在脖子上。
收拾好,又煮了蒜瓣和鹹蛋裝筲箕裡,送到林蘭家讓他們吃。
小豆子和丹丹跑進院子,就把脖子上的香包給菜園子裡摘菜的林月珍看:“姨媽,你看太婆做的。”
林月珍笑著點頭,放下菜從兜裡掏出兩個小猴子香包,分別給他們掛上。
“謝謝姨媽!”兩小歡喜的去灶房找林蘭顯擺。
林蘭讚道:“哇!好漂亮的香包!”
“我們去小凱哥家,看看他的香包、”兩人高興的去找小凱他們比香包去了。
看著歡天喜地的孩子,老太太笑道:“還是他們有福氣。”
林蘭把肉和滷好的豬頭切了一半給老太太:“向陽送來的,讓我做好給您送一半過去。豬肚我涼拌了一些,還燒了個萵筍肚條。”說著夾了一條豬拱嘴在她嘴裡,“您嚐嚐味道咋樣?”
老太太嘗後笑道:“手藝越來越好了。定邦說初九回來請向陽他們吃飯,你早點過去上灶做菜,他女朋友也要來。”
林蘭看她高興的樣子,爽快的應下:“好嘞!您就等我大展身手,好好替您招待您的孫媳婦。”
“成不成還兩說!”老太太笑著端起了筲箕,“我先把肉送回去用鹽醃起來。”
“嗯!等下我和月珍姐過來抬八仙桌。”
老太太點點頭,端著筲箕走了。
林蘭做好冷盤,和林月珍去老太太家把八仙桌抬了過來,擺在堂屋裡,等楊麗英一家過來,菜就上了桌。
鬥碗裡裝著粽子、鹹鴨蛋、還有一大盤端午必備的蒜泥漢菜。
滷豬頭、涼拌豬肚頭,蒜泥白肉、萵筍蒜瓣燒肚條、芋頭燒鴨,還有一盆蒜瓣燒黃鱔,和一些素菜。
楊麗英看著桌上的菜色,笑著說道:“誒呦!以前的地主家恐怕也就這樣的菜式了。”
老太太笑道:“那要看什麼樣的地主了,我聽說劉文彩吃鴨子只吃鴨舌,幾十歲的人還有幾個奶媽子呢!”
林蘭笑著點頭:“我也聽說過。咱們不管劉地主吃啥,咱們忙了這些天,好好犒勞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