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英拉著她坐下:“我見做的那麼好,擔心是她在外面胡亂拿人家的東西!想著過去問問你,一直都沒抽空過去。”
林蘭笑道:“你把小云教的很好,不會亂拿別人東西的。”
楊麗英聽後也笑著點頭:“她們是很懂事,就怕小姑娘饞嘴。從你那回來,小云就和我說她要好好讀書,還說要考大學。姐妹倆才讀小學,一學期學費就要六塊錢,初中要住校,還要交伙食費、生活費。
兩口子都是農二哥,一年忙到頭才掙幾十塊錢,上要養老下要養小,連買坨肥皂都捨不得,從哪找錢來供她們讀書?”
林蘭聽後把小云那天說的告訴了她:“那你咋和她說的?離學校近,不住校走讀也是可以的。”
楊麗英嘆了一口氣:“我說讓她好好讀,只要她自己有能力考上學校,不管她去哪兒讀,我和她爸砸鍋賣鐵都給她讀。
孩子嘛想一出,是一出,過些日子想法又變了也不一定。再說,現在連初中都沒考,後面還有高中,黃瓜還沒起蒂呢!總不能現在就潑她一頭涼水吧!”
林蘭看著她:“三姐,你這話說的對!我們沒文化,不能讓孩子和我們一樣吃沒文化的虧。你放心,到時候會有辦法賺錢的。”
楊麗英以為林蘭說的是還錢的事,忙道:“我不是……”
林蘭笑了笑:“我明白三姐的意思!”
“明白就好,你一個人帶著豆子也不容易,那些錢真的不用你還了。”楊麗英真心實意的說道。
林蘭笑了一下,岔開了話頭:“三姐,家裡的房頂漏雨了,我想趁農閒、雨季還沒來,買點瓦片回來把屋頂翻撿一下。你幫我問問姐夫,要多少瓦片?”
楊麗英想到房頂還是老爹在時翻撿過,嘆了一口氣:“這麼些年了,是該漏雨了,等他回來我問問他。”
“好!”林蘭站起身,“我就回去了。”
“你等等!”楊麗英叫住了她,“我把搪瓷缸給你,你再拿點芋頭、芋頭杆回去。”
她說著提著菜籃去了灶房,不一會兒就提著滿滿一籃子芋子,拿著一把嫩芯芋頭杆出來。
林蘭看著籃子裡的芋頭:“你啥時候種的芋頭,這兩天就能吃了?”
楊麗英扯著嘴角笑了一下:“去年的,還有半埂埋菜地裡一直沒挖。前兩天小云她奶連招呼都不打,就挖了一籃給她大伯,我一氣之下,就全挖回來了。”
林蘭柔聲勸慰:“和她生氣幹啥,氣壞自己不划算!”
楊麗英撇嘴:“老太太說大伯家四個兒子傳宗接代,我家就兩個姑娘,就算掙再多傢俬以後也是別人的。她以為還是舊社會,我家姑娘又咋樣,大不了招個上門女婿。”
林蘭笑道:“你這樣想是對的,姑娘一樣給父母養老,兒子多不一定就有好日子過。”
她想著以前隊上那些兒子多的人家,老了過的好的好像還真沒幾個。反倒是養姑娘的人家,兩老小日子過的才叫滋潤。
楊麗英看著林蘭,想起她以前蠻橫不講理的樣子笑了起來:“你看,連你也會勸人了,以前說話硬邦邦的,牛都踩不爛!”
林蘭乾笑:“小豆子一天天大了,我也該爭口氣了。”
楊麗英連連點頭:“對,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總不能一輩子讓人看不起!”
她覺得林蘭能爭氣把日子過起來,她們姐妹幾個在婆家也有臉面。
“嗯!咱們就好好爭口氣。”林蘭從楊麗英家出來,提著東西回家放好,才揹著背篼去了山腳出工。
聽到高音喇叭響起,才收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