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丁碩正翻看著獵頭給他挖人的個人簡歷,丁碩從中挑出三份來,約著今天見面。
三個人中,王宇是北大畢業,後在美國留學,今年三月底剛從谷歌辭職回來,一直在投簡歷。
還有兩個人都是百度員工,甚至還有一位叫楊震的,還擔任著百度搜尋部門的副總監。
三人如果只想當個碼農,國內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會歡迎他們,甚至也能當到部門領導的位置。
但三個人都是不甘於給別人打工的人,想著可以跳槽到一家能夠幹一番大事業的公司,被丁碩開出的高薪和期權激勵吸引過來。
四個人見面後,其他三個人倒是對丁碩的明星身份沒多大詫異,網際網路是一個能力不看年齡、牛逼不問出處的領域。管你是什麼職業、什麼出身,馬芸還是個中學老師呢?還不照樣創立了阿里巴巴!
在座四個人簡單自我介紹後,丁碩直入主題:“我算是娛樂圈裡的人,跟網際網路本來不搭邊。但我有個好想法,想要把它做出來,所以拜託別人,挖來各位。
我大概先設定了三個部門:演算法部門、軟體部門、宣傳部門。我已經完成了部分開發,剩下的就交給各位,我之後負責投錢宣傳。”
這下三人神情有些詫異了,跨職業創業不新鮮,但要是有個明星告訴你他會敲程式碼,怕是全球也挑不出一個人來。
丁碩見三人有些質疑,開啟電腦,將自己寫了一小半的程式碼展示給眾人:“你們可以大概看一下,這是一個初步的後臺邏輯。程式碼運營起來是讀取手機通訊錄資訊,如果通訊錄裡有人同樣在玩,那麼就會向該使用者推薦他。”
三個人接過電腦,大概看了幾頁,對丁碩的質疑立馬打消了。丁碩自身LV4的IT技術,比在座三位就略遜一點點而已。
“我要做的具體內容不能向各位透露太多,除非等各位入職後簽訂了保密協議。
我可以透露的是,我模仿的是北美的音樂短影片社交平臺Musical.ly,自己會對它進行符合中國特色的改造。
手機短影片APP在國內還是片藍海,沒有人涉足。憑藉各位的技術,再加上我在娛樂圈事倍功半的宣傳力度。
各位,建功立業,決定命運的時刻就在此時!就在我面前這個電腦裡!”
丁碩越說越激動,神情激昂地指著自己的膝上型電腦說道。
國外回來的王宇有些被丁碩蠱惑到了,當場答應要加入。他在國外也玩過Musical.ly,也覺得是個好方向。
剩下來自百度的副總監楊震和員工王磊,答應回去考慮一晚後第二天給丁碩答覆,但二人神情也明顯有些意動。
送走三人後,丁碩心情大好,掏出手機來想跟劉施施分享一下喜悅,才發現劉施施給自己打了七八個電話,自己剛才手機靜音了沒接到。
丁碩回過去電話:“喂,施施,告訴你一個好訊息。我今天挖到三個人才,我的事業要有起色了。”
“哦。”劉施施口氣平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