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真正根髓與本質的蛻變與昇華,在事實上便已經走過。
也正是因此,道人意念之間,伴隨著先天白玉鏡、太上八卦爐在靈浮三界本源之中的輝光流轉。
霎時間,歲月煙塵的暈散不再那樣的凝練而且洶湧。
對於靈浮三界之中的永珍生靈而言,歲月光陰從來未曾有過變化,一息仍舊是一息,經年仍舊是經年。
但是對於趺坐在昏黃濁世之中的楚維陽而言,這一刻的變化,則意味著內外天地之間的時間流逝開始趨同,濁世之中的一息與靈浮三界之中的一息開始以同樣的韻律緩緩地流逝去,這頃刻間,不再有那一眨眼滄海桑田的變化。
而也正是在這電光石火之間,好似是隨著歲月光陰的變化消弭,某種真正內外趨同的交感在自然而然的依循著道法而建立。
那不僅僅是天宇之間的趨同,那更像是楚維陽己身的內周天在與天地所交感。
也正是這霎時間,反而是洞歷諸界,看罷了滄桑變化的楚維陽,忽地將心神緊繃,竟有了前所未有的緊張感覺。
從《法相天地》再到《天人五衰》,再到《太陰煉形》,一切一切神通經篇修法之中與內煉有關的要旨和關隘齊皆在這一頃刻間被楚維陽所運轉。
一息,兩息,三息……
漸漸地,當這種不可避免的內外通感的過程之中,楚維陽一絲縷纖毫微末的氣韻都未曾輕易顯照的時候,並且隨著內外通感的徹底洞開與穩定,再也不會有甚麼氣息外洩與展露之後,道人方才小心翼翼地暗自舒了一口氣。
縱然是與人生死搏殺,楚維陽都未曾有過這樣的謹慎。
沒辦法,道人自己也未曾想到過,己身蛻變與昇華的程序來的這樣的洶湧與迅疾。
如果說昔日裡一十二道神通氣韻沖霄而起,風雨雷霆演化自然天象教人心神驚懼的話。
那麼今日的一十五道神通神韻圓融無漏,風雨雷霆化出白玉鏡、八卦爐,那便已經不僅僅是教人心神驚懼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楚維陽幾乎是在超綱的路上,走出了尋常修士修道煉法都未曾走出過的通衢之路。
而偏生,楚維陽以一己之力,引著兩界天混朦法修士之中三十六位神境真人與有著王佛根底的月華禪師在一同陪著自己趺坐懸空,這已經是那根弦前所未有之緊繃的極致了。
楚維陽唯恐,這一刻,己身僅只是氣息的外洩,便會引動著霧靄雲城方向,引動兩界天諸修真正歇斯底里的反應。
這種反應,甚至極有可能會綿延到今日裡分明已經有些降溫趨勢的另一片渺遠海域之中的對峙之中去。
或許真正會有著古之地仙級數的存在出手,會有真正不可揣度與預估的事情爆發。
當然,事情的變化也好,真正毫無留手的連番血戰也罷,這些盡都不是楚維陽所曾經懼怕過的。
昔日一朝出手石破天驚時,他便已經掌握有了九道神通!
這幾乎已經是尋常神境真人的道途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