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隨著這樣的變化,原地裡再看去時,那寶鏡不再是純粹的灰玉顏色,鏡面仍舊是純粹的灰玉光澤顯照,但是在寶鏡的邊沿處,那歷經了血華的洗煉而愈漸得栩栩如生的首尾迴環的真龍浮雕,則呈現成了純粹的暗紅顏色。
那顏色本身已經不再是因為血華而煥發,而像是已經在洗煉之中已經徹底的融入了那形與質之中去。
甚至,隨著華光的不斷流轉,是那真龍篆紋不斷的從中顯照,不斷的伴隨著顯照,而使得真龍浮雕的氣息大盛。
或許連玉樹龍王己身也未曾能夠想到,他竟然是在自己死後,以這樣的方式沐浴著先祖的血華,將肉身妖軀洞入那嚮往了經年的真龍境界之中。
進而,當這樣的真龍篆紋相繼顯照,並且依循著那玉鏡圓融的邊沿,趨同著那浮雕本身而一同得以迴環的時候,霎時間,伴隨著一股真實不虛的真龍氣息的勃發。
楚維陽所感受到的,卻是那原本曾經封困著妙樹龍王佛的寶鏡,在這一刻,其封印本身的力量大盛!
昔日裡曾經因為誦唸大道經篇,而引得血華貫穿,進而殘破的那封印之界,竟也因為這些血華真龍篆紋的相繼顯照,而得以乘著血華而被重塑,被重煉!
而當楚維陽再度藉由著己身的道法感應與牽繫而隔空洞照而去的時候,那原本封困著妙樹龍王佛的寶鏡天地之中,漫天的血華在朝著正中心處凝聚而去。
那血華的變化,渾似是寶鏡邊沿處的復刻一樣,血華凝練成了絲線,進而那暗紅的血色靈光絲線相互糾纏成了一道真龍首尾迴環的輪廓。
像是寶鏡邊沿處的顯照,也像是那巖洞之中真龍玉礦的顯照。
而也正是伴隨著這血華凝聚成的輪廓與框架,霎時間,那原本瘋狂朝著玉鏡灌湧而去的原本的歲月霧靄,以及後續的玉光濁輝,盡皆在這一過程之中,填補入那血華的真龍脈絡之內。
乍看去時,好似是伴隨著寶鏡的汲取,那原本顯照在巖洞之中的真龍礦脈,要這樣在汲取的過程之中,重新以己身血脈為囚,進而完整的以另一番圓融無漏的姿態,融入到另一方封印世界之中去。
而且,這並不僅僅只是假象,而是在真切發生的事情。
並且這種程序,因為楚維陽以道法的輪轉,以寶器的熔鍊,而使得那已經融入了自然變化之中的真龍玉礦,誠然沉澱了豐沛的靈韻,卻在這一過程之中無有分毫的抵抗,甚至因為這那愈發趨近的同源氣息,反而使得楚維陽吞噬與煉化的過程愈發順滑。
但楚維陽能夠真切的意識到,在這搬運的過程之中,一切已經盡都不同,那輪轉的過程,不再是自然的演化,而是真切的道法輪轉。
五行,陰陽,歲月……
那已經不再是真龍玉礦的迴環,那一般無二的表象之下,實則是以真龍遺蛻凝聚而成的封印世界的真龍熔爐!
而也正是這樣的念頭誕生的頃刻間,楚維陽一揚手,道人那寬大的袖袍之中,倏忽間便是五道濯濯玉色輝光顯照。
依循著五行,道人手中所拘禁的,盡都是無上靈玉礦。
進而,伴隨著楚維陽手中的無上領玉礦各自依循著五行的輪轉,疏忽之間,相繼化作輝光,躍入寶鏡天地之中去的頃刻間,五道玉礦錨定在了寶鏡天地的須彌壁壘邊沿處,進而,依循著五行生息的相繼接駁與真切的餘光輪轉。
霎時間,這承載著血色真龍脈絡的一界之中,五色玉華大盛。
在下一瞬間時,楚維陽一翻手,一枚出自於皇華宗的真龍法焰的眼中被道人所攝取,進而捏著法印,虛虛朝著灰玉寶鏡推出。
真龍法焰的焰種在這一刻,從道與法的層面,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那灰玉寶鏡之中。
霎時間再看去時,那內裡仍舊在吞噬著玉光濁輝進而鼎立的真龍熔爐,在這一刻倏忽間,爐中有了焰火,再下一瞬時,那依循著生息輪轉而誕生的漫天五色霧靄,倏忽間同樣填補入了那真龍熔爐之中去。
焰火的煅燒裡,有了薪柴。
於是,緊接著,滾滾濃烈的灰煙從真龍熔爐之中蒸騰而起,旋即裹挾在鏡光之中,沒入了太陰諸魔奉聖天中,那是躍出了自然的溫和,被道與法的輪轉,煅燒和演化到了極致的歲月煙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