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些去看,此等大功,幾乎不亞於寶仙九室之界的回返。
畢竟,不論是何等偉業,歸根究底,都是在為新舊兩道修士的抗衡所累積底蘊而已。
這是殊途同歸的功業。
而在這一刻,幾乎所有的修士,也盡都想到了這些。
於是,哪怕是如邢道人,如百花樓祖師這樣的存在,看向楚維陽的目光裡,除卻慈祥,也難免添了些敬重之意。
敬重楚維陽的所作所為,敬重楚維陽的道法才情,更敬重楚維陽的宗師氣度。
不是誰創出了無上經篇之後,都願意像楚維陽這樣公之於眾的。
尤其是對於他們這些幾乎從九天十地鼎盛的時代走來的老怪物們而言,門戶之別的概念,幾乎已經深入了他們的根髓之中,再難割裂。
而這也襯托著楚維陽的此舉愈發難能可貴起來。
而與此同時,百花樓祖師更是主動的依循著那天機靈犀顯照而來的氣息,主動灑落下銀灰神霞,在這須彌甬道之中,再開一道須彌漩渦。
霎時間,那原本尚還若有若無的氣運菁華,在這一刻,若汪洋也似朝著楚維陽這裡灌湧而至。
而伴隨著那鎮運寶器接連不休的震動,這一刻,楚維陽無端的,更是能夠體悟到己身那繁盛的思感與念頭之中,屬於靈感的無聲息之“歡鳴”。
幾乎電光石火之間,這種靈感常駐的狀態,便徹底以一種煥然一新的方式,重新顯照在了楚維陽的神元之中。
剛剛踏出寶仙九室之界後,那種靈感愈漸得衰頹的傾向在這一刻蕩然無存。
而這樣的氣韻變化之中,楚維陽也體悟到了某種不同。
說來也奇,同樣的是靈感本身,但是早先時,那靈感的顯照,總有一種天地之力加持的感覺,而此刻靈感在煥發時,卻似是與天地無關。
那是楚維陽己身思感與念頭輕輕觸碰磋磨而煥發的靈感念頭。
那是前所未有的靈動與活絡。
不僅僅是不受制於天地乾坤本身,甚至不分時候,也不再受制於楚維陽己身的思緒本身。
難以言喻的玄妙感觸,縱然離著駐足悟境門扉還有所差距,但已經更勝過昔日許多。
這大抵已經是悟境之下的最為玄妙狀態了。
而也正就在楚維陽無聲息中感觸與體悟著這些的時候。
原地裡,邢道人終是朗聲開口道。
“傳吾盤王聖宗掌教法旨,汝等入得寶仙九室之界,凡證就金丹及至以上境界之修士者,其承孽道深重,已無法迴轉,未免餘禍,當使其形神皆滅!不可有漏網之魚!
此非殺業,而是澄闊天宇,必然之舉!
另有金丹境之下,諸修士修道煉法,涉殊途未深,又因生身立命本無抉擇之說,不可以罪孽視之,當待得寰宇安寧之後,汝等諸修諄諄教導,引其重歸正途,接續妙道。”
此言出時,霎時間,楚維陽便已經感覺到那原本繁盛灌湧而至的天機靈犀,在這一刻更上層樓!
而話音落下時,立身在這甬道之中的諸修,不拘是神境真人,還是混元法諸修,齊皆朝著楚維陽這裡躬身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