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息之間,源自於神境真人的注視本身所自然而然帶來的危機,便這樣再度被楚維陽所化解。
只是,這一刻,楚維陽早已經不再苦惱於禪師的注視本身。
哪怕那種飄忽的真切神韻已經在這一過程之中從楚維陽的感觸之中消減了去,但是在這樣的餘裕之中,楚維陽卻並未曾趁著機會,將那些心神之中推敲與演繹出來的符陣烙印在山野之間。
更相反,楚維陽以更為沉鬱與緘默的姿態,在親自丈量過更多,更多更多的山野之後,進而在這一過程裡更為沉鬱與緘默了去。
好像是道人將全數的心念都沉浸在了參道悟法的過程之中去了,並且有著真正繁盛的道法之碰撞在楚維陽那磅礴的思感與念頭之中交錯。
漸漸地,楚維陽好像是在這樣的無上符陣相互映照與碰撞的過程裡,似是在那若有若無的更高卓氣韻之中,把握住了甚麼仍舊模糊的框架與輪廓。
道人希冀著能夠將之看的清楚與真切。
所以楚維陽持續不斷的進行著觀照,進行著符陣本身的推演,進行著這樣漫長的沉默之中的一個人參道悟法。
而也正是這樣的全神貫注,不僅僅使得楚維陽看起來精神不振,更使得楚維陽偶然幾個瞬間,立身在那呼嘯的山風之中,愈漸顯得身形單薄而孱弱。
楚維陽很難說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才使得己身有著這樣更進一步、更上層樓的感觸。
是因為早先時對於《玉冊》貫連天地乾坤的觀照與參悟?
還是因為這南疆諸多古界碎片之間那獨特的氣機牽繫?
又或者是重壓之下己身那渾厚的底蘊沉澱開始蛻變與昇華?
或許盡都是,是兼而有之。
而一旦當楚維陽沉浸在了這樣的思感與念頭之中,欲要更進一步的觀照與參悟出一些甚麼的時候,忽地,某一瞬間,當伴隨著楚維陽那更為濃烈的參道悟法的氣韻蒸騰開來的時候,月華禪師那頗好奇的目光再度洞照而至,擾亂楚維陽心緒的時候。
幾乎電光石火之間,楚維陽毫不客氣的徑直回首對視而去。
好像伴隨著楚維陽的參道悟法之進益,哪怕修為境界未曾有著更進一步的提升,但是這一刻,楚維陽卻像是能夠捕捉到了那月華禪師的目光神韻一樣。
霎時間的對視教月華禪師的心神一驚。
進而,則是禪師明晰的感受到了楚維陽那目光之中的毫無遮掩的情緒,那是一位修士參道悟法的程序之中被打攪的憤怒。
無端的,僅只是這樣的純粹目光本身,反而教禪師忽地生髮出了些羞愧的情緒。
而也正是伴隨著這樣的情緒闡發,遠空之處月華凝聚的頃刻間,竟是禪師的身形從虛轉實的顯照在楚維陽的憤怒注視裡,進而朝著道人這裡遙遙一拜之後,未曾再有甚麼言語落下,但是隨著再之後禪師身形的消散,一同徹底煙消雲散的,還有著那種注視的神韻本身。
終於,得以有所清靜。
可以教道人徹底的沉浸在道法的變化裡面。
——
“怪哉……”
時間遂在楚維陽這樣長久沉默著的參悟與觀照之中,一點點緩慢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