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維陽下意識的以為,這是源自於天機靈犀蛻變昇華的某種牽繫,無形無相,並無有甚麼切實的存在。
但是在這一刻,這種原本運數層面的牽繫,因為楚維陽自身運數之力轉而成天機靈犀,進而將牽繫本身一同蛻變與昇華之後,那種仍舊朦朧模糊的感應,卻在牽動著某種似是混同在運數之中,卻微茫乃至於不曾被楚維陽所察覺的力量。
漸漸地,當眾人的誦唸聲相繼傳遞到楚維陽耳中的時候,道人遂有所明悟。
香火之力。
從形而上的領域之中及至道果洞天再及至現世之外的須彌之力中。
澄澈而純粹的香火之力朝著楚維陽的身形灌湧而至,進而混同著運數之力,轉化成了真正更具備著靈韻的天機靈犀,復又牽引向了那種冥冥間的牽繫。
但這種香火之力本身的數量,相比較著楚維陽此刻的其餘諸般變化,仍舊是略顯得孱弱的。
而也正此時,正全數心神與思感念頭盡皆在與玄真寶鑑之中諸陰靈相互通感的時候,忽地,道人渾似是福至心靈一般。
伴隨著一絲縷念頭的微微動盪。
下一瞬間,忽地,玄真寶鑑上洞徹幽光,再看去時,通幽符陣顯照在寶鏡上面,那些繁浩至極的蝌蚪篆紋上面,每一道墨點洞開,盡皆是虛實一界懸照,此時間,內裡那陰冥道宮之中,一道道早已經從陰靈蛻變成神形的鬼煞真靈,正盡皆以相同的動作朝著楚維陽拜去。
那是楚維陽從昔年微末時便養煉起來的一道道神形,此時間皆在三跪九叩之際,以魂音誦唸,傳徹陰冥道宮,響在諸虛實鬼蜮之間。
“……”
“至高至上,至臻至妙。”
“靈浮洞天——重元旭始琅霄山主!”
如是繁浩之眾的連連誦唸,那神形上接連不斷的靈光流淌,隨著音韻本身的發生而一同顫動著的鬼煞真靈,霎時間,灰黑色煙塵似是要蒸騰而起的閃瞬間,便陡然與這一切變化交織與共鳴著,化作了某種無形無相的力量,陡然間嫋娜而去,鴻飛冥冥不見其蹤跡。
香火之力。
愈發渾厚的香火之力同一時間湧現在了琅霄玉印之中。
雖然其本身仍舊不及那天機靈犀的渾厚與磅礴,但也算是可觀,不至於如初時那樣的孱弱。
於是,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裡,有關於那種牽繫的變化,在陡然間愈演愈烈著。
直至某一瞬間,當楚維陽自己都是意猶未盡的落下了最後一枚鐵畫銀鉤的字跡的時候,一頁頁的靈符紙堆疊在一起,摞成了一部厚重的道書。
這是以楚維陽的全數所學,匯總在真形道途領域,進而落成的文字。
有經,有典。
這是真形法脈的真正源頭!
而也正觀瞧著這樣繁浩至極的珠璣文字,楚維陽一翻手時,復又在第一張靈符紙的上面,又蓋上了一張空白的靈符紙,正準備再提筆,稍作思量之後落下這部道書文字的時候。
事實上,這片刻間,許是已經書就了太多太多,楚維陽的心神之中是一片空白的狀態。
也正在這一剎那。
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