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一旦有精通神魂之道,或者是有肉白骨、活死人之類造化之力的修士,可以藉由著這最後的機會,將那已經九成九越過了死生帷幕的修士給救回來。
甚至,這可以視之為修士本身渴求著繼續存活於世的本能體現。
而已然非人的混朦法修士則不然,彼輩那看似是人的神形胎膜之中,實則是一道道本就已經被割裂的殘碎的一縷縷魂魄力量。
也正因此,一朝殞亡的頃刻間,死生的概念剛乍一垂落其人身形的時候,那些實則殘碎的絲絲縷縷的魂魄力量,便驟然間在極為短促的時間內,朝著天地間暈散而去。
而且,因為其魂魄力量本身便已經被割裂與拆解的足夠細微,一經顯現在天地之間,其徹底煙消雲散去的過程也十分的迅速。
那甚至不像是殞亡本身,而像是甚麼長久以來艱難拼湊的奇詭事物在這一頃刻間失去心力的驟然垮塌。
而這也意味著,楚維陽想要隔空拘禁來那些魂魄力量,還有其人那已然病變的鎮魂真靈,便只有在殞亡喋血之後的極短暫的一段時間,否則待得楚維陽再抵至的時候,其人便僅只剩下了一道純粹的血肉空殼。
無法合煉三元者,是無法被熔鍊成那瘋癲天魔龍相的。
而那些過度畸變的血肉之軀,也教人無法準確的捕捉到道與法的痕跡,成為那洞開的通幽符陣萬道萬法諸神形的有效補充。
而不多時,楚維陽這樣的橫渡與丈量便已然戛然而止。
這高遠遼闊的天野終歸有著邊界與盡頭存在,其遠邁尋常洞天世界遼闊,但終歸僅只是那昔日無垠的天界的一隅一角而已。
僅只是耗費了一陣的時間,這偌大一界的全數地理水文的輿圖便已經盡皆烙印在了楚維陽的心神之中。
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認知,當楚維陽駐足在最後一道這遼闊一界的風眼的時候,道人就罕有的懸停在原地,神情略顯愣怔。
六道風眼。
六道風眼的存在,便已經暈散成了這將死寂一界盡數纏裹與囊括的洶湧狂風。
聽來這已然是如此凋敝一界的正常之數。
但是在楚維陽的推演之中,事實上,依循著地理水文,依循著風水堪輿之道的聚合與彌散,這遼闊的天野之中,合該有著九道風眼的!
而事實上,當楚維陽更進一步推演去的時候,便能夠意識到,倘若九道風眼在歲月光陰的變遷之中長久的存在著,那麼此界便將不會是這樣死寂的模樣,伴隨著狂風的更甚洶湧的兜轉回旋,那一界之中原本略顯得凋敝的生機造化之力將會被盤活。
或許修士彼時所隔著歲月光陰洞見,便是真正僅只有著些灰燼與塵埃的漫山遍野蔥鬱墨綠的景象,是真正踏青遊玩的去處。
但總歸,那原本應該存在的九道風眼漩渦之中,已經有著三道,應該是風氣最甚的三道風眼漩渦,早已經“死寂”了去,被那種腐朽的力量所浸染,在凋敝的過程之中徹底的化作了寂無。
縱然那原本促成了這三道漩渦的風水堪輿之地勢仍舊存在,但是這腐爛的氣韻彌散的天地之間,再也不會有那三道漩渦凝聚與懸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