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不煩二主,幫人幫到底,老道兄,不知貴宗意欲將山門安置在何處?”
“那……那便有勞楚道友……”
——
半日後,直至楚維陽的身形從玉髓河之南,從那一片荒蕪的山嶺環繞而成的平原之上,將雲浮宮的山門安置穩妥之後,進而重新飛遁回百界雲舫之中去的時候,那盤桓在天地之間的若有若無的目光,才終是徹底消隱。
事實上,起初時諸修更多的是在注視挽天傾的楚維陽,再之後注視的則是一家老小盡數忙著搬家的雲浮宮,但是最後,諸修的目光復又盡都落回到了楚維陽的身上。
驚變之後,當諸修心神之中的驚詫盡皆消散之後,真正縈繞在他們心神之中的,便已經不再是雲浮宮山門本身,而是那外海之南,伴隨著洞天的崩滅而有所延展的天宇。
事實上,諸修或許無法像楚維陽那樣,透過須彌之力與堪輿之道,真切的感受到那實則貫穿了天地的一道完整的皺褶仍舊在不斷的延展與鋪陳的過程。
但是他們能夠感覺到純粹的天宇的變化,那變化在山門洞天的驟然崩裂之後再持續存在著,只是或許也有著楚維陽符陣共鳴時的調整,那變化不再有天崩一般的聲勢,而愈漸得不著痕跡。
變化持續發生,連綿不竭。
而也正是這樣的變化,實則更進一步的佐證著早先時楚維陽所言說的那隻言片語。
這方天地真個在恢復著古老時代的原貌。
這並非是雲浮宮一家的驚變,只不過雲浮宮倒黴在,這第一番的驚變,便險些毀了其山門。
這並非是雲浮宮一家的驚變,只不過雲浮宮倒黴在,這第一番的驚變,便險些毀了其山門。
而楚維陽在這頃刻間,所思量的反而是那雲浮宮所遴選的駐紮山門的那一片荒山野嶺環繞而成的平原。
那平原谷地,幾乎有著驚人的巧合,正好能夠將雲浮宮的山門安穩的融入其中。
這樣的選擇,或許早早地便在雲浮宮的歷代掌教的傳承之中,要麼是古昔年時,這雲浮宮的山門便是在這兒一點點的搬家,搬進那洞天之中去的,要麼便是雲浮宮早早地便已經在這片山野之中雕琢著地形,為有朝一日的回返而做足準備。
這雲浮宮一脈對於因果運數的理解之深邃,愈是教楚維陽洞見這些纖毫微末之中的細節,便愈是感慨深刻。
不過,當這些感慨在楚維陽的心神之中盡皆生髮的頃刻之後,道人便不再去思量這些。
幾乎可以預料到的,這僅僅只是三元極真界某種恢復過程開啟的序幕,在這之後,如是的有類於地裂天崩一樣的驚變,仍舊還會持續發生。
若是為此而一夕三驚,那麼楚維陽乾脆不要再修道煉法好了。
於是,回返至海淵之中的楚維陽,非但不曾有所停歇,反而在這樣的天地變化的背景之下,果斷的選擇了更進一步的深入大淵之中去,在煉法的同時,不斷的更進一步的打磨著自己的道場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