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期待著,楚維陽真正能夠做到挽天傾的舉措。
而此刻,楚維陽的目光卻已經越過了諸修,甚至不再仔細的注視著那宮殿閣樓,而是將目光落向了那仍舊在持續不斷的支離破碎開來的須彌壁壘。
這不是甚麼道場洞天。
至少,楚維陽在這一刻已然可以篤定,這並非是雲浮宮的先賢以己身之道法熔鍊而成的山門洞天!
這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天地須彌之力的重疊與褶皺之處。
或者更準確的說,這便是早先時楚維陽從那大淵之底所洞見的天門坍塌的“包子摸樣”上的其中一道綿延出來的皺褶。
原本真正廣袤的三元極真界,在那個秘辛貫穿,門扉坍塌的時代,隨著同一切的變化而“收縮”著天地。
這是楚維陽早早地在大淵之底,洞見那些須彌之力與風水堪輿之勢相互熔鍊渾一之玄境的時候,便已經推演出來的天地真相。
而今伴隨著雲浮宮道場的現世而被更進一步的印證!
或許十分久遠之前的雲浮宮某一代祖師,便是發覺了某一道天地大勢的皺褶,在那裡面,漫長的歲月光陰之中,須彌之力長久地沉澱,進而在重疊的過程裡並非完整的貼合緊實,有著那麼一個“小氣泡”存在於須彌之力中。
那便是雲浮宮的山門所在。
而事實上,也本應該正是這樣的道理,一處山門洞天,甚是難在諸位金丹境界大修士的經年追索之下仍舊隱匿無蹤,饒是楚維陽所仰仗的,都是海眼漩渦這般無上偉力作為屏障的遮掩。
而云浮宮的山門所在教人無從發覺,無非便是因為,其山門所在的天地,不存在有洞天那樣的道法特質,而是這樣依憑在須彌之力與風水堪輿之勢相混煉為一的皺褶中。
那是自然而然的縹緲神韻,是雲浮宮門人一代又一代行事乖張,甚至往往過分波動與攪動因果運數的依憑所在。
但是今日之後,雲浮宮門人將不會再有這樣便宜的事情。
更有伸著,這人世間一切還在傳續的宗門與世家,大抵都有一番因果運數要與雲浮宮清算!
縱然躲過今日的災厄去,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一宗上下也得生是過一些苦日子。
甚至今朝的變故根由,也被楚維陽推演得七七八八。
三元極真界昔日的“坍縮”,是因為秘辛的貫穿,是因為神境真人級數的不存。
但是今朝,伴隨著《玉冊》的現世,伴隨著宗老躋身神境真人級數,某種天地間從因果運數還是道法氣機等多個層面共同的變化,終歸是暈散到了昔年主宰著這一界“坍縮”的關隘中去。
於是,伴隨著神境級數的“復甦”,坍縮之後的三元極真界也隨之而“復甦”。
進而,這些曾經因為坍縮而摺疊與皺褶的存在之處,便需得被重新延展開來,進而支撐起更為廣袤的天與地。
但皺褶的復原並非是同一時間一齊生髮。
那將會是毀天滅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