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維陽這才一揚手,一身渾厚的法力顯照,化作極盡於纖毫之間靈動的微風,將落在玉果上面的灰燼與塵埃盡皆拂去,緊接著,輕柔的法力將玉果纏裹著,從陳由道人雙手合抱的骨掌之中取出,進而旋即飛遁至了楚維陽的面前。
直至此刻,楚維陽的全數心神,方才落在了此刻面前的玉果上面。
玉果的表面並不光滑,仔細看去時,那玉果通身竟十分均勻的皸裂著,乍看去時,竟像是環首寶刀的刀身上所顯照的層疊龍鱗一般,但比起刀身上龍鱗紋路的細密平滑,呈現在玉果上的塊狀交疊,則更顯得離體些,更趨近於昔年楚維陽所披掛的龍鱗戰甲那般。
玉果通體渾一的天青顏色,從上至下半點兒雜質也無,最下方更雕琢著渾似是蓮花法臺一般的託座,將那橢圓形的玉果不偏不倚的擺放在其上。
再仔細看去時,伴隨著楚維陽的指尖在其上的磋磨,才發現那玉果的每一瓣“龍鱗”上面都並非是真正如同看上去的那樣光滑。
需得極其仔細的去觀照,才能夠從原本水潤的玉果表面,洞見那極纖細的陰刻紋理。
沒有甚麼異樣的顏色從中洞照,反而是楚維陽自己顯照出道法的明光映照去時,因為凹凸起伏的不平整,才教其折射出與別處不同的斑斕靈光。
於是,一切陡然間變得直觀起來。
那每一瓣的“龍鱗”上,竟然盡皆陰刻以古篆紋字。
乍看去時,是一部完整的經篇,而只是稍稍由上至下觀照了兩行字跡後,楚維陽便捧著這玉果,一點點的緩慢旋轉著。
某一瞬間,楚維陽的動作戛然而止。
在正對著楚維陽的這一面上,有六枚篆紋由上到下,是楚維陽找尋到的經篇開頭。
“天人五衰神通”
楚維陽的目光稍稍一頓。
“神通?”
輕聲的呢喃著,道人沒再有怎麼樣的停頓,遂又依循著順序,將這一整篇盡皆珠璣字句的經文一字不落的讀罷。
事實上,僅僅只是這落在楚維陽手中的玉果大小,便註定了這部經篇的篇幅。
並沒有耗費太久的時間,一部有史以來楚維陽讀過的最短的經篇,便這樣被他烙印在了心神之中。
但這並非是經篇義理的全貌。
這經篇的珠璣字句之中運用著大量的古盤王宗傳承裡面的密語,而這樣的密語傳承往往只有真正的盤王宗門人通曉懂得,而依循著密語,往往能夠將一部看起來尋常的經篇,解讀出全然不同的,又或者是更為深刻的意思。
昔日裡橫推斑斕星河,古聖宗最為鼎盛時期的諸般密語,盡皆都被烙印在了楚維陽的心神之中。
進而,依循著密語,楚維陽在短暫的沉吟之中,復又將這一部珠璣字句的經篇全數拆解開來,那鑄造這一枚玉果的先賢想要留駐在其中的真正義理,被楚維陽從那詰屈聱牙的字句之中得以“釋放”。
於是,當楚維陽緩緩地睜開眼眸的時候,再看向那枚玉果的時候,驚喜之餘,則是難掩的鄭重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