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揮揮手時,那翠玉焰火之中裹挾著的翠玉碎屑,旋即伴隨著劍丸的兜轉,整個被那明滅不定的山河劍界吞納了去。
霎時間,連綿群山齊皆震顫,地龍翻滾至極,山河劍界對於這繁浩至極的翠玉碎屑的熔鍊便已經開始,但吞沒的程序卻幾乎只在頃刻間便已經完成。
畢竟,玉礦本就是礦脈的一種,自然而然融入其間,實在是再融洽不過了。
“你吶,把吾元門的妙法,也想簡單了……”
直至此刻,面對著那山河劍界之中,滿蘊劍氣的龍脈翻卷著鎮壓諸般的翠玉靈光,要知道,這不是甚麼古寶殘片,歲月光陰銷蝕去後,那殘片本身除卻些許朦朧意蘊之外,只可視之為純粹的寶材本身。
相比較這些而言,宋清溪的法寶碎片則過分的“新鮮”了一些,縱然在鳳凰焰火之中,因著這一切的崩碎,已經有著甚為明晰的割裂,可是原本能夠與性命渾一的法寶,又怎麼可能區分的那樣的清晰與乾淨。
那殘碎的翠玉碎屑之中,盡皆滿蘊著金丹大修士的道法氣韻。
於是,連綿群山熔鍊玉礦的過程之中,群山若有若無顯照成的劍池虛影之中,是屬於乾元劍宗截雲一脈劍法至高道果氣韻的映照,而且,在連綿群山的反覆磋磨之中,那沛然映照的氣韻之中,屬於《四時劍》的道法韻律愈發純粹與澄澈。
霎時間,漫天星河齊振,無垠的斑斕星光之中,依照著四時之序,一柄又一柄的法劍齊皆映照,進而在與連綿群山的交織與共鳴之中,將那渾厚而沛然的“資糧”盡皆吞納與量化。
一者熔其形,一者納其意。
這可是比剛剛宋清溪所見到的,更為鬼魅與邪異的以魔功辱劍宗高道妙法的場面。
而伴隨著自己本命法寶的徹底不復原形,徹底被那一山一河割裂與吞納煉化,且驚且懼之間,饒是宋清溪也漸漸地想到了那些遠比死亡本身更為深層次的可怖境遇。
“你——你——”
彷彿是刻意教楚維陽有所宣洩一般,此時間,饒是宋清溪的神形長久的顯照在了鳳凰天火之中,淳于芷也僅僅只是緊鎖著其道果之力,以及融入道果之力中的那部分魂魄真靈,使之無法遁逃,除此之外,反而不曾有任何施為,此刻也僅僅只是靜靜地看著宋清溪。
看著宋清溪的神形似是想要繼續厲聲呵斥些甚麼,可是好半晌卻甚麼都說不出口來。
但在這一過程之中,楚維陽手中的翠玉焰火繼續揚起,與鳳凰天火一閃瞬間的糾纏與交錯之中,旋即,那原本熔鍊在其中的寶器本源也被楚維陽的翠玉焰火所容納。
這才是真正法寶所應有的靈韻之所在。
只可惜,海眼漩渦之中長久的磋磨,後續只是依靠著宋清溪的真靈所勉力支撐,法寶真正的靈韻已經遺失掉了太多太多。
但是楚維陽所貪圖的,本也並非是那靈韻本身。
金丹大修士本命法寶的本源,便等同於其人長久以來所修持養煉的諸妙法的道藏。
對於劍宗諸般妙法,歷經“閱盡”諸道子真靈的楚維陽並不缺乏法門層面的經篇與手札,他所缺乏的,是更高卓層面,唯有金丹境界修士所能夠接觸到的那些幾近於形而上的事物。
譬如說——
此刻,伴隨著楚維陽接連二十四正劍印打落其間,那兜轉在焰火之中蒸騰著的法寶本源之中,倏忽間依循著相同的氣韻,顯照出的明晰的玄景,顯照出的明晰的紋路所交織成的兼具虛實的景象——
《四象劍圖》!
事實上,有著四時劍的真意在,楚維陽從來未曾在萬劍朝宗的領域之中過分的苛求過凝練劍圖的一步,有劍丸的拘束,一切的熔鍊與修持,最後都會自然而然的走向渾一而成“一劍破萬法”的兩道兼具之玄景。
進而,那法寶本源之中所洞照出的《四象劍圖》的玄景,便這樣隔空映照去了那山河劍界之中。
第三度,以更為不可思議的魔功手段,深深地辱了劍宗的高道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