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古寶的殘片,因其形質未免太過於殘碎了些,楚維陽無法洞見這寶器昔年時的全貌,許是一燈盞、鼎磬之類的寶器,甚至乾脆就是雷池的一角。
那古寶殘片的坑窪處,被昔年的先賢乾脆當做了碗來用,將無上菁華封裝入其中,這才保證了縱然在歲月光陰之中,其性恆久不易,兼且有蘊養之功效。
而作為曾經不止一次見過類似事物的楚維陽,也能夠極為明晰的洞見這古寶殘片的根底。
金丹境界大修士的本命法寶遺蛻殘片!
那其上朦朧而縹緲的道法意蘊,渾如昔日時所見之紫蟾丹爐,渾如昔日時所見之水缸殘片。
那種圓融無漏、恆久不磨的特質,以及歲月光陰之後其本身凋敝與殘破的交錯感,誠是每一個修士只消一眼洞見過,便是往後餘生都不會忘卻的深刻記憶。
而且不僅僅如此,在感受著那古寶殘片上面屬於本命法寶遺蛻的朦朧氣韻的同時,楚維陽也很快的辨別出了這古寶殘片的材質。
那是數種楚維陽已經極為熟悉的無上寶材共同相互匹配與共同熔鍊而成。
雖然說纖毫細節上面稍稍有所不同,但是楚維陽從中感受到了那熟悉的煉法與熟悉的“王能見王”的特質,於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發現,教楚維陽陡然間明白過來,這眼前的古寶殘片,或許才是那無上寶器煉法的發源。
古聖宗先賢正是在這樣的一件寶器的基礎上,調整了其纖毫間的細節,才使得煉法盡善盡美,抵至無上而圓融的。
這也就意味著,楚維陽只消稍稍熔鍊這古寶殘片之後,進行極輕微的梳理之後,便可以教這寶材本身與環首刀的煉材抵至一般無二的狀態之中。
而且,這是某一位前人已經長久的以身子的道法將之蘊養,教其抵至了金丹境界本命法寶層階的煉材!
倘若是將之熔鍊入環首刀中去,所代表不僅僅是楚維陽能夠更進一步的渾厚寶器的底蘊,更能夠因之而省卻太久太久的蘊養之功。
呼——吸——呼——
罕有的,因著這樣的思索與推演,楚維陽展露出了極不平靜的心緒來,足又經過了數度的沉沉呼吸,楚維陽才調整過了自己的心緒。
於是,下一瞬間,當那清微雷炁被徹底收取與封存,原地裡楚維陽復又一抹手,將那古寶殘片也一同收入了乾坤囊中。
緊接著,道人一翻手,環首刀嗡鳴著再度揚起,他遂不作他念,渾厚的法力朝著五蘊天羅法傘之中灌湧去的同一時間,那繁浩而斑斕的星河再度倒卷,朝著其中的一道輝光凝聚而去。
虛實變幻只在一剎那間,而就在楚維陽洞見了其中的符籙篆紋的閃瞬間。
忽地,像是福至心靈一般。
只在那其人的身形即將凝聚出來的一剎那。
楚維陽猛地大踏步往前。
於是,這幽暗寂無的一界之中,甚是奇詭的景象誕生了。
沒有甚麼兩道截然不同的雷霆長河的交錯與碰撞。
一面,伴隨著那明光的顯照,符籙篆紋交疊成真形圖,吞納著磅礴沛然的元氣,要教一道身形由虛轉實。
而另一面,楚維陽大踏步身形凌空飛渡的閃瞬間,身周便有著五色靈光顯照,緊接著,無上遁光淹沒了楚維陽的身形,陡然間,道人反而由實轉虛而去。
並非是遁逃。
這一刻,楚維陽身融五行的閃瞬間,五炁紛紜之間,楚維陽的道軀之中,屬於太陰雷法的真形圖倏忽間顯照出繁浩至極的符籙篆紋的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