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御煞> 第507章 不求甚解好模樣(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07章 不求甚解好模樣(二更!) (2 / 3)

而同樣在參悟篆法的過程之中,其便已經化作了資糧,自然而然的填入了乾坤法爐之中,煉入了琅嬛篆種之中。

要知道,能夠凝練成真形圖,這盡皆是極古老的道與法,很多義理本身與現實的修持理念尚還有著很多光陰歲月所隔絕的差距,熔鍊其篆法本身理應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可是那乾坤法爐之中所承載的,卻是淳于芷的金丹道果顯化的鳳凰天火。

莫說是這般古老的道與法了,便是更為晦澀些的篆法,化作薪柴填入乾坤法爐之中,許也是被輕易熔鍊入篆種之中的結果。

更有甚者,當楚維陽將順勢參透的真形圖的那一部分的感觸,反向以通幽符陣化作底蘊填入那一道道神形之中的時候,加上早先時所熔鍊入其中的道法功訣,幾乎有類於觸類旁通一般,竟教那一道道神形上洞照著思緒靈光,不時間吞納著陰冥煞氣,愈見得其神形凝實。

可是,楚維陽無論如何都未曾想到,這樣的觸類旁通,在參悟《真形圖》的過程之中,楚維陽於諸般盡皆有所進益,可偏偏卻在鍛體之道上少有程序。

畢竟,以這樣遲緩的程序,感觸體悟一些細節,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要摸索真形圖完整的框架與脈絡,卻仍舊困難異常,甚至因為著其所傳承的道與法功果之圓融,楚維陽很懷疑,即便是徹底的“翻閱”盡了那完整的大部頭,楚維陽都未必能夠洞悉其中的根髓。

那是自成體統而完整圓融的道法,以楚維陽對於這類道法的認知,哪怕有著經書傳世,哪怕有著圖錄映照,都非得有名師指點關隘才成,否則,極易倏忽掉要旨而走上岔路。

當然,思量到此處的時候,楚維陽也不禁喟嘆。

作為“野路子”出身的盤王宗傳人,楚維陽實則能夠在先賢遺澤的傳承上走通的“捷徑”太少太少。

倘若是他修持著古聖宗傳承的道與法,那麼或許楚維陽在粗略的洞悉這些真形圖的過程之中,或許無需苦思冥想其中的根髓義理。

那真形圖所承載的道與法本身,便是與自身傳續的道法極為相近,甚至便就是同一道法。

那麼彼時的楚維陽,或許可以不通曉其中的義理,便直接化而用之。

先賢已經留下了途徑,哪怕不知曉其前路到底通往何方,但至少視野範圍之內所能夠洞見的,盡都是通衢的道途。

可是這樣的設想,終歸要因為盤王宗如今傳承的凋敝而落空。

這傳承先賢遺澤的路上,楚維陽終歸只剩了那最艱難的一條路可走。

而這樣的感覺,對於楚維陽而言,那諸《真形圖》的根髓義理,便像是一座山嶽一般的橫在了楚維陽的面前,而且這山嶽上罕有甚麼鬆散的山石,那是數之不盡的無上寶材澆鑄成的精鋼山嶽。

但偏偏,楚維陽需得像是開鑿山岩一樣,非得生生的在其上貫穿出一條路來才行。

這期間的遲緩與艱澀,幾乎教楚維陽想來便盡都是絕望的漫長。

而也正是洞見了這些的閃瞬間,楚維陽在經歷過審慎的思量之後,復又果斷的將自己的思緒從中掙脫出來。

既然無法化而用之,楚維陽便決定先只用這諸般真形圖作觸類旁通之用!

他的視角仍舊放在了這些真形圖上,但是參悟這些的過程之中,楚維陽真正的目的,卻是將所能明晰的章法與真形意蘊,盡皆熔鍊入太陰雷篆之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