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來說,諸先賢的看法是統一的,只單論遁法也好、雷法也罷,盡都是五行之道在不同領域的極盡圓融,但遁法是以身形融天地,雷法是以寰宇映心神。
若要論及兩道之兼修,道法交織與共鳴之間,便無可避免的要從五行的圓融鼎盛之中,朝著陰陽五行的義理去演化,一面是雷,一面是遁,此陰陽,乃生滅之道。
但自然生滅,仍只是天地之法,映照於身心之中,則是性命根髓,此也直指無上修業之本意,旨在長生久視,而師兄也曾經說過,道軀三元,方才渡世之舟!”
聞聽得此言時,楚維陽若有所思,攏著允函的道軀,一同依偎在了煞池之上的黃玉雲床上面。
幾乎在肌膚有所想觸碰的閃瞬間,兩人屬於雷法的氣息便被同樣音律的天心雷霆意蘊所交織與共鳴。
緊接著,這種交織,開始貫穿在兩人的呼吸間,貫穿在兩人絳宮心室的搏動之中,甚至貫穿在了思感與念頭的躍動之中。
當然,因為伏魔秘法已有著明晰的高下之別。
在這樣的交織與共鳴之中,楚維陽所做出的調整和改變約莫只有三成,餘下的,則是允函在不自覺的調整和改變著自己的諸般韻律,趨同於楚維陽的呼吸聲中。
因而,在這種還未參合三元便已經先一步相諧的氣韻之中,楚維陽只剛開口發出第一音,實則允函便已經明白了楚維陽在問甚麼。
“是啊,一切修法至於最高邈處,無非也只是將性命根髓往更深處栽種而已,甚麼法,甚麼相,盡都是不同的門徑而已,萬千道法,於此間盡都殊途同歸矣!
倒是說及此處,師妹,你那鍛體之道,鑽研的如何了?”
聞聽得此言,允函張了張嘴,似是有許多話想要說一樣,可稍稍一頓後,允函便只剩了句滿是言外之意的話。
“鍛體之道……還請師兄多指點一二呢。”
於是,楚維陽亦當仁不讓的點了點頭。
說起來,他於此道亦是方家,亦有宗師氣度!
“既然如此,索性攏在一起,共同印證罷,正好用了那一套承運雷元丹,想來以那般高明秘法一爐而成的兩套寶丹,最適宜在這般情形下使用了罷?真真不愧是貴宗的伏魔妙道,師妹,不如你我共服之?”
一番話,又是教楚維陽輕描淡寫間說得尋常,渾似是在說——寶貝符篆看完了還有一件寶貝法器,要不要繼續看一看?
而面對著楚維陽這樣的說法,一時間連允函都愣怔在了那裡。
可偏偏楚維陽像是渾然不覺一樣,一翻手,復又將早先時收起的玉匣翻出,託舉在掌心之中,繼而看向允函這裡。
“師妹是不是將你那一套寶丹帶在身上了,快取出來罷!”
這般自然而然的反應,似是教允函更懵了些。
“哦……”
後知後覺的應了一聲,等允函下意識的將另一枚玉匣翻出的時候,登時間,窸窸窣窣的聲音頓起,允函所直面的,則是那參合三元之法的小小震撼!
須得知道,一邊是皇華宗的爐鼎法,一邊是百花樓的嫁衣術,真切的論及起來,還是楚維陽前世所曾洞見的心神記憶之中的諸般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