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為重要的,則是此人手中所施展出來的,與楚維陽早先時所見過的諸位五行宗道子所截然不同的道法!
五行篆法!
這是楚維陽所見到的第一位以篆法為根基演化五行的修士。
楚維陽並不眼饞他這功訣本身的傳承,但此刻,面對著五行篆法本身,則教楚維陽產生了很多綺麗的遐想。
已知,《戊己煉篆乾坤法爐煅真經》這一無上地師法門,所講求的乃是以乾坤法爐熔鍊諸篆法而成一真篆!尤其在楚維陽走上琅嬛篆紋的道途後,再所煉諸般篆法,便盡都是資糧。
又已知,這人所運用的法門,乃是切實不虛的演繹五行的無上篆法,但不論法門再如何無上,篆法終歸是篆法而已。
這世上許是從未有一位地師一脈的修士,用《煅真經》做到過這樣的事情——用散修的傳承去熔鍊大教的無上篆法!
可行麼?
想來應該是可行的。
只是先賢面對聖地大教的時候,不得不敬而遠之,縱然曾經在心神之中生髮出過類似的野望,但也不得不以心神為刀,盡數斬去。
而楚維陽卻無有甚麼敬而遠之的想法,對於聖地大教,他也從未有過甚麼敬畏。
事實上,在五行遁法被楚維陽徹底掌握的時候,他便已經與五行宗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既然掌握了遁法便是死,掌握此宗更多的底蘊一樣還是死。
縱然是再無上的法門,真個有那一日時,楚維陽也只能死一回而已。
那麼,以今日的境遇與局面,為何不順著心意去做呢?
這般思量著,楚維陽遂又折轉過了目光,看向一旁的小孟道人。
上明宮的道子。
自龐師那一回開始,便在算計著自己的上明宮的道子。
這人很是陌生,楚維陽幾乎可以篤定同樣是第一回見面,但是不同於胡道子,小孟道人的神情與容貌在楚維陽看來甚是熟悉。
再聯想到小孟道人那幾乎同出一源的虛實變幻的身形。
上明宮孟懷真的身形便倏忽間湧現在了楚維陽的回憶之中。
幾乎閃念間,楚維陽便想到了許多。
於是,幽暗的石室之中,是楚維陽略顯得歡快的喑啞聲音響起。
他先是指了指小孟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