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也正是趁著這一機會,最後一道堪稱繁浩的幽寰篆紋被楚維陽抖動著幡旗,盡數刷落在那同樣浩如煙海的寶材之靈光中。
驚鴻一瞥之間,楚維陽只能勉強看到了篆紋與寶材之間的相接觸,下一剎,靈光化作的汪洋奔湧而至,將眼前的一切盡數淹沒在其中。
遠遠地看去時,楚維陽的整個道場,都盡數籠罩在了靈光化作的嫋娜煙塵與霧靄之中。
渾似是仙家盛景一樣。
如是,復經得了良久的時間過去,當第一道輕柔的海風自環帶之外吹拂而來的時候,就像是蓋在甚麼瑰麗畫卷上的遮布一樣,籠罩著靈浮島的那煙塵霧靄的一角,遂被海風輕輕地吹拂起來。
是粗狂之中愈見自然之美的草木土石,是無有道周之形卻有道周之質的地脈交織。
這一切的一切,是楚維陽那渾厚底蘊的一部分,盡善盡美的展露在了眼中。
不多時,當最後一縷嫋娜的煙塵霧靄散去時,靈浮島的中央天元處,巍峨山嶽拔地而起!
此時間,只隱約還能夠看出原本海島孤峰的模樣,但更多的,則是琅霄山的圓融意蘊,是陰爻六、陽爻九的完整與圓融!
而在高山頂上,那昔日裡曾經見證了楚維陽接連定勝的玉石法壇原本應該在的地方,被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為恢宏古拙,更為平坦開闊,更為玄奇縹緲的五色土法壇!
而在朝著琅霄山的半山腰處看去時,原本孤峰古修洞府所在之處,曾經以山岩堵塞之地,則是一座道宮鑲嵌在琅霄峰中,內裡之大,不可估量猜度,只莊嚴華麗的道宮前半段門扉窗欞一類,顯現在那溫潤如玉的山岩外。
道宮坐北朝南而立,這裡正是整座琅霄峰上,諸龍脈交匯之地,陰陽樞機相諧之處!
那洞開的門扉兩旁,以玉板雕刻篆紋,沁潤硃砂靈墨,顯出兩行對聯。
上聯曰:鐘敲月上,馨息雲歸,非仙島莫非仙島。
下聯曰:鳥送春來,風吹花去,是人間不是人間。
門扉上方,正中央處,復又高懸玉匾額,其上同書就古篆四字——靈浮道場。
匾額角落之中,是無聲息用印,落“琅霄山主”四字。
半懸空中,楚維陽幾乎是滿目感慨的看著靈浮島琅霄山的盛景,一面收起杏黃幡旗,一面捏起一枚玉簡,倏忽間打落法印,化作靈光,直往火鱗島的方向飛遁去。
緊接著,道人似是罕有的展露出些許的急不可耐之神色,遂踏著碧藍靈光,只一步,便落在了那道宮門前,繼而大步疾行,往內裡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