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渾如自然養煉的島嶼,切實的在楚維陽的面前凝結成那極盡完美的圓,那自然的生滅與道法的秩序之意蘊,在五行八卦之外,遂以一種極盡柔和的方式,朝著完整的海島之外蔓延而去。
在又囊括了一大片平坦的海域之後,在更為龐大回環之中,那意蘊的餘韻,好似是漣漪泛起的最後力量。
清澈的浪花翻湧,斑斕的靈光若隱若現。
更有甚者,是冥冥之中一道極盡孱弱的雷鳴聲迴響,未及教人聽得真切,便消隱於無形之中。
在看去時,諸般道法之意蘊,在那道迴環之中徹底的沉澱與凝結。
已然看不出那海島原本的模樣,許是原本便如此,又許是哪一座不知名的島嶼在楚維陽莫測的地師手段之中,被割裂開來,割裂成了六十四份。
周天,寰宇,永珍,盡在其中!
於是,從五行八卦,回返陰陽四象,回返兩儀,回返後天混朦太極。
恍若是對鏡觀照一般,這道場被梳理完整的所有道法秩序的那一面,在這道迴環之中,變化成了無序與有序交織,混混朦朦一派自然之相。
這也是六十四諸氣流轉的意蘊!
於是,這六十四份之中,三十二份列陽,化作島嶼,星散於迴環之中;又三十二份列陰,化作暗礁,潛伏交錯於島嶼之間。
而幾乎就在這星碎島礁的迴環徹底凝練的閃瞬間,甚至無須楚維陽以法陣的意蘊籠罩而去,霎時間,四野八荒的水汽便如同被鯨吞一般,教那六十四諸氣流轉之間,被瘋狂的牽引而來!
寰宇永珍的磋磨,便是這世上最為無形無相的磨盤磨礪。
那元氣滾滾而至,內中遴選的極盡精純之部分,被送往了靈浮島道場之中來,徜徉在草木土石之間,復又被緊鎖在道場中,無有分毫外洩。
而那些元氣之中駁雜的部分,作為永珍所必要之補充,與純粹的水汽歷經著流轉而熔鍊唯一,只極短暫的時間,倏忽間便有著朦朧的霧靄化作帷幕,彌散在那星碎島礁環帶之中,將內外隔絕。
甚至,只是那帷幕將將垂落的時候,藉著那六十四諸氣,藉著寰宇永珍的意蘊,楚維陽便感覺到了些許若有若無的須彌之力。
很快,這種感覺,便隨著霧靄的不斷沉積,愈見得濃烈起來。
而隨著須彌之力的切實顯照,楚維陽的這一方道場,真個有自成福地洞天一般的趨勢。
雖未及於此,但至少打下了具備著可能的基礎!
而做罷這一切之後,楚維陽才將將鬆了半口氣。
是的,只是半口氣,因為在楚維陽的謀劃之中,他尚還只是藉助著自然之力,將自己的道場,雕琢出了大略的輪廓而已。
真正的精要處,真正的細節,尚還亟待楚維陽完善。
伴隨著諸般島嶼在自然之力的糅合,其在塑造過程之中,受著楚維陽的掌控,自然並非是純粹的如同捏泥一樣的相互“塗抹”在了一起,而是真正的自然融合,在此過程之中,連帶著徜徉金玉寶塔玉符的地下水網,也被楚維陽進一步重塑!
這甚至不僅僅是水網的重塑,而是藉著這一過程,反向的重塑凝鍊在金玉寶塔之中的符陣!
從以水火蘊養九元赤文,徹底蛻變與昇華成以諸象蘊養九元赤文的無上法陣!
是楚維陽的符陣功果被凝練成《道周圖》之後,復又將《道周圖》的意蘊拓印在了法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