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過去,秦氏王朝早已滅亡,孤鸞以為族徽已經沒了,沒想到竟在這裡見到族章。
秦老爺子見孤鸞看著族徽一言不發,解釋道:“當年我們先祖的這一支並不在帝京活動,而是遊走在邊界部落。”孤鸞想起一件事,問道:“你們這一支,一千年前,是不是有一個叫秦遼的?”秦老爺子:“秦遼正是我們先祖。”孤鸞點了下頭,這下他對上號了。
當年母親跟他說過一件事。說,他曾祖父有一個親兄弟,叫秦遼。秦遼為了不兄弟相殘,帶著親兵遠走邊界,過著遊牧的生活,秦遼人在外,卻沒有忘了自己的故土,一直在邊界清除對他們國家心懷不軌之人。
只有三年一次的祭天,秦遼才會帶親兵回京。秦遼的妻子是他母親的姑奶奶,而秦遼的兒子秦莫有一次隨父親回京,陪母親回孃家探望家人。
秦莫和自己的表妹一見鍾情。秦遼父子沒有爭天下之心,自然不受皇家聯姻的約束,秦莫娶了表妹。
因此,秦遼和母親孃家是姻親。秦遼人不在京裡,但名聲卻傳到了京裡,皇帝多疑,每次秦遼回京祭天,都怕秦遼暗藏禍心,藉此謀反。
何況,秦遼還有兒子,就算秦遼沒有那心,難保秦遼的兒子不會有那心思。
秦莫娶妻,娶的還是最有勢力的家族的女兒,更讓皇帝覺得秦莫有奪位之心。
秦遼察覺兄長的心思,便連祭天也不回去了。漸漸的,秦遼和京裡完全失去了聯絡。
眾人以為秦遼和他的後人沒了。於是,便有了秦氏嫡氏只有京裡這一支的說法。
母親曾叮囑過他,如果京裡有變,危及到性命,可去向秦莫求助。但那時事情發展太快,再加上鳳兒不會跟他走,而他又不能丟下鳳兒,因為沒有遵照母親的叮囑,去向秦遼求助。
這時聽了秦老爺子的話,後面的事大約也能猜到了。果然,秦老爺子接下來說的話,和他想的基本差不多。
秦老爺子說,那時秦遼已經過世,秦莫做了頭領,繼續帶領族人。他們不回京,也不受皇帝的管治,放放牛羊,打打倭寇,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然而這一片平靜,被京裡快馬加鞭帶出來的一個訊息給打破。孤鸞出事了。
那些年,他們雖然不回京,和孤鸞母親孃家卻一直保持著聯絡。而且他們不窺視皇座,卻不表示他們不關注朝中動向。
畢竟他們是皇帝心裡的刺,要防著皇帝對他們動手,就得了解朝中一切。
那匹快馬帶來了孤鸞被害的訊息。秦莫當即帶著人馬進京。從邊界趕到京裡,孤鸞早已經被封印。
這時候和皇帝大張旗鼓地硬來,救不出孤鸞。於是他們潛伏在京裡,打聽孤鸞被封印的地方,哪知這一耗,竟等到被人大軍壓境。
秦基無能,面臨國滅。秦莫再怎麼恨秦基無情無義,殘害孤鸞,但他終究是秦氏的人,帶著自己人馬上了戰場。
原本打算,滅了外賊,再逼秦基放了孤鸞。然而秦基不得人心,內憂外患,沒等到他將外賊打退,秦基就被人殺死,秦氏王朝國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