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治的平衡手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治的平衡手腕 (1 / 4)

紫宸殿內,武后看向皇帝,低聲問道:“那此戰主帥,便定彭城縣公。”

李治微微搖頭,說道:“雖說定為彭城縣公是早定之事,但朕總覺得不大妥當,尤其今日之後,更覺不能如此。”

武后低頭,心中輕嘆一聲。

所有人都以為是她推出薛仁貴來和劉審禮競爭,但實際上,真正不想讓劉審禮任西征主帥的人,是皇帝。

“如果讓劉卿任西北道行軍總管,那麼薛卿呢,當他出現在西北道後,難道讓他居住劉卿之下嗎?”李治很現實的反問。

劉審禮是工部尚書,但薛仁貴也是代州都督,雖然他現在沒有軍職,但在軍中威望絕對不輸於任何一位大將軍。

因為他本來就是右威衛大將軍。

如果說是王族,或者宰相自然能壓他一頭,但劉審禮這個工部尚書不行。

“陛下想怎麼辦?”武后看向李治,目光謹慎。

“先封彭城郡公為西北道行軍總管,率軍前進。”李治呼吸輕緩,思索著說道:“然後再調一個宰相過去,任西北道行軍大總管,最後,再將平陽郡公調過去,任邏娑道行軍總管,這樣論欽陵即便是猜到一些,也難以應對。”

“只是,陛下,這樣西北道諸軍也會混亂的。”武后迅速提出了這裡的問題。

“不會。”李治直接搖頭,說道:“彭城郡公之職,是先在大非川修築營寨,然後到瑪積山道修建營寨,苦海,還有烏海修築營寨。

前鋒用燕國公李謹行,王孝傑、黑齒常之、李多祚盡皆調入他的麾下。

南昌王為後路糧草輜重調運,同時復修大非川和瑪積營寨,確保前線大軍若是真的危險,可以安然撤退。

一旦大軍撤至大非川,彭城郡公主管糧道營寨,平陽郡公負責作戰。

南昌王后撤,為西北道行軍大總管前鋒,支援包抄。”

前期,劉審禮突前,李絢隨後,薛仁貴潛伏。

後期,劉審禮後退,薛仁貴突出,李絢後退,接應支援大軍。

以李絢部為間隔,將各部職責清晰的劃分出來。

……

李治輕吸一口氣,搖搖頭,說道:“這一切,都是在烏海無法堅守之下的佈局,如果烏海能守的住,那麼剩下的一切自然休提……至於那些營寨,日後,擴建成城便可。”

“陛下思路長遠。”武后點點頭,李治說的,是在李絢的計劃之上更加完善。

“至於前期諸事,就由彭城郡公之策。”李治神色肅然,今春前攻吐蕃並不現實。

李絢的計劃之所以能打動李治,就是因為在大非川作戰,他不僅能夠洗刷當年的恥辱,同樣也能夠在大非川儘可能擊殺吐蕃人。

一場大戰,論欽陵至少要調動十萬軍。

只要將這十萬軍全部吃下,那麼就等於吐蕃後方一片空虛。

之後,大軍只需要掩進,立刻就能佔領無數領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