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衛官衙,李絢平靜的坐在桌案之後。
快速的處理完所有的公務之後,他將所有人都趕了出去。
深吸一口氣,李絢的臉色肅然起來。
今日禮部尚書人選推薦,崔家要背刺東宮,推戶部侍郎,相王長史豆盧欽望上位。
這個結果一出來,所有人都會明白,崔盧鄭三家在太子和相王之間,最終選擇了相王。
李絢微微冷笑,隨即兩本奏章被李絢他從桌案之下拿出,擺在了桌案上。
彈劾黃門侍郎崔知溫、戶部尚書崔知悌父母墳違制事。
年初,崔氏修繕祖墳,不知何故,為崔知溫、崔知悌兄弟父母加修陵園,所用形制已超宰相恩蔭之限。
彈劾御史大夫崔謐之侄崔濟關說通賄案件,
崔謐雖為御史大夫,但御史臺諸御史彈劾官員都是封闔上奏,便是御史大夫也無權拆開。
如今一名被御史臺彈劾的官員,卻突然找到了彈劾他的監察御史……
這事就有意思了。
兩本奏章,一名宰相,一名尚書,一名御史大夫,全部都在李絢的彈劾之列。
甚至有了今日之事,東宮所有人等,都會瘋狂附和李絢的彈奏。
所有和東宮有關聯的人,也都會附和彈奏。
今日之事,一旦被豆盧欽望任禮部尚書之事透過,崔知溫這個宰相,崔知悌,這個戶部侍郎,還有崔謐這個御史大夫,就都不用做了。
這件事情一旦東宮全面動手,不會有太多人阻礙的,甚至就連裴炎,反過來也會幫忙。
崔家之所以能夠一個宰相,一個尚書,一個從三品的御史大夫,就是因為崔知悌雖然是戶部尚書,但他的年紀比崔知溫要大的多。
還有崔謐這個御史大夫,是武后的人,和崔知溫、崔知悌關係並不和睦。
但是現在,崔知溫、崔知悌卻和相王、和北門學士走到了一起,也就意味著他們和崔謐走到了一起。
他們已經打破了政壇默契,很多人即便是不去攻擊他們,也會和他們劃清界限。
“想要熬到封禪之後,想多了。”李絢眼神冷冽。
崔家和相王府所圖的,就是皇帝這一次熬不過,這樣即便是朝野有所攻擊,他們也能硬抗下來。
畢竟如今正值封禪,皇帝身體又不好,即便是遭遇到打擊,只要沒有最終的聖旨下達,他們也不會有事。
但早就算計著這一切的李絢,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攻勢爆裂。
……
政事堂中,崔知溫莫名的感到一陣不安。
李絢的身影突兀的闖入到他的腦海中,但隨即,崔知溫就將李絢的身影從自己腦海中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