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之後,珠簾輕晃。
武后平靜的看向側畔。
範雲仙肅然上前,手中聖旨張開,高聲道:“惟光宅元年,歲次癸未,五月戊午,望十五戊午日,皇帝若曰:
於戲!
朕聞天地盈虛,四時有訊息之度;皇王興替,五運有遷革之期。
稱號斯殊,驪原亦異。
受明命者,罔不由茲。
韓王李元嘉,可加封太傅,服明聖命,勿替敬典。
霍王李元軌,可加封太師,宜明敕格,嚴加禁斷。
舒王李元名,可加封太保,護名山河,戒茲邪僻。
加封魯王李靈夔為太尉。
加封紀王李慎為司徒。
加封嗣彭王李絢為司空。
所有宗室親王、郡王各加食封一百戶,公主加五十戶……”
太傅,太師,太保,大唐開國也沒有授過幾個人,甚至就連死後追封都很少。
位置之重,還在太尉、司徒、司空之上。
韓王,霍王,舒王等人之事,群臣並不在意,群臣真正在意的,是加封李絢為司空。
李絢和中宗皇帝的關係世所共知,中宗皇帝就這麼死了,李絢會怎樣。
一個司空不過是虛職罷了,左右不過是武后對李絢的拉攏。
但這也表明武后並不想立刻和李絢撕破臉皮,但李絢會怎麼選?
坐擁數萬邊州精銳騎兵的李絢,是會接受這樣的封賞,承認武后宮變,承認李旦登基,還是率兵殺回長安,重立太子李重照為帝?
這些,才是整個朝堂真正最關心的。
……
範雲仙的宣召還在繼續:“加封太子太傅劉仁軌,為樂城郡公。
加封中書令裴炎為太子太師,為聞喜郡公。
加封禁衛大將軍,揚州都督府長史,絳國公裴行儉為太子太保,同中書門下三品……”
群臣頓時愕然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