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城縣公府,前堂熱鬧,後堂冷清。
劉仁軌靠坐在長榻軟靠上,看向正在替他請脈的李絢問道:“聽說你今年要將麴妃和四娘帶往蕃州?”
“嗯!”李絢依舊低頭,但應聲說道:“今時不同往日,蕃州畢竟已經平定,少不了要有交集往來,女婦之事,孫婿一人處理不便,便將豆兒和四娘也帶過去,讓她們幫忙處理,總比到時手忙腳亂的好。”
劉仁軌點點頭,治理地方,有很多男子不方便做的事情,所以很多官吏都會選擇在當地納妾,以處理事務和拉攏地方。
李絢如今這幅準備,也是表示自己沒有在蕃州再納妾的心思。
稍微停頓,李絢輕嘆一聲,說道:“若是可能,孫婿倒是希望能將霞兒和昭兒都一起帶走,但可惜,朝制嚴苛,只能如此。
好在三郎和五郎年紀也不大,孫婿這個做父親的,也能多陪陪他們。”
昭兒是李絢嫡長子,金昌郡王。
甚至哪怕是劉瑾瑜離京,李志昭都不能動,但李志昭在,劉瑾瑜又哪裡動的了。
至於霞兒,福昌郡主在皇帝心中地位特殊,是個人都看得出來,如何還會讓她離京,劉瑾瑜只好留下照顧女兒和兩個兒子。
更別說還有歐陽氏在。
至於裴詩彤,她性子冷清,也不願意去蕃州那種偏遠之地。
哪怕是吐蕃王宮璀璨,她也不願意去。
吐蕃就算是再好,物產方面也比長安差上太遠了。
而且她留在京中,劉瑾瑜在關鍵的時候,也能能夠借用裴氏的力量。
尤其裴炎還是侍中。
……
劉仁軌自然將一切看的很透,他開口問道:“朝中的局勢如此,短時間不會再有變化,你能看的明白嗎?”
“明白。”李絢輕嘆一聲,說道:“陛下是在為太子即位做準備。”
“不錯,太子登基,少不了要封賞君臣,如今先將位置空出來,太子登基之後,順利便能施恩群臣,你也是一樣。”劉仁軌低頭看向李絢。
李絢無所謂的笑笑,說道:“無非就是太子少師、太子少傅一類的虛銜,不像嶽翁,還能夠參知政事。”
“哈哈哈……”劉仁軌忍不住笑了,隨即搖搖頭,說道:“不過是臨時罷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徹底致仕了。”
李絢鬆開手,慢慢起身,同時拱手道:“嶽翁的身體,還是需要調養,早年的舊疾雖然沒有傷及要害,但也需要小心調養,才能長命百歲。”
“長命百歲,能夠多活兩年,看著伱們過了這樣變局,便已經足夠了。”劉仁軌不由得輕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