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同仁縣尉賀知章儒林郎之職,授士子盧藏用登仕郎之職,授士子畢構登仕郎之職,授士子陳子昂將林郎之職……”
隨著李顯的聲音落下,賀知章,盧藏用,畢構,陳子昂等人相繼站出,拱手應命。
李絢平靜跪倒在地,目光平靜的看著這一切。
皇帝之前雖然說過要封賞,但說實話,眼下的封賞規格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
皇帝竟然封了一大堆九品散官,這意味著,他們這些人,現在便已經深深的打上了東宮的烙印。
打上了李顯的烙印,這些人將來能夠成為李顯所用極大的班底。
李絢眼神中帶出一絲欣慰。
就在這時,他突然察覺到有幾縷隱晦的窺探目光,這個時候,突然的落到了他的身上。
李絢下意識的就要回頭,但立刻就想到這裡是太極殿。
一旦動作過大,立刻就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甚至會因為違背禮制被彈劾。
或許察覺到了這一點,其他窺伺的目光也並沒有收回,反而在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目光落在了李絢身上。
李絢不由得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隨即,他的眼角餘光落在賀知章,盧藏用,畢構,陳子昂等人的身上,頓時醒悟了過來。
這些人,他們的身上,不僅深深的打上了東宮的烙印,也同樣深深的打上了他李絢的烙印,
這些人,都是這一屆極為優秀計程車子。
賀知章,盧藏用,哪怕畢構,身後都有人在支援,將來最低,四品的官位都是有的。
想象將來某一日,這些當中,哪怕僅僅有四五人同時站立在這殿中,對局勢的影響有多大,可想而知。
更別說還有李絢本人。
……
看到李絢神色不停的變化,裴炎站在佇列之中,眉頭微皺,神色詫異。
南昌王這是要做什麼?
編修《切韻》,招攬士子,寫《漢論》,作《遊子吟》,大灑文名。
如果是昨夜,裴炎忍不住要懷疑李絢在行王莽舊事,但是今日,當王德真,麴崇裕開始介入邏些道軍前的時候,裴炎就有些明白,李絢如今這麼做,似乎徹底的將邏些道軍前之事,敞開在皇帝眼前。
隱隱有一種……很是說不上來的感覺。
似乎他現在,已經在想著要鬆開邏些道軍前之事了,可是大唐攻伐邏些,必然是以李絢為主帥。
畢竟高原天氣非同一般,大唐將卒百姓能夠適應的不多,尤其皇帝更是將王孝傑也調回。
李絢在邏些道的職責就越來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