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崔氏也沒有多少野心,這也是韋氏如今還和崔氏相處愉快的原因。
太子家令歷來是太子最信任的人,韋弘敏雖然是新調入東宮的人,但他畢竟是韋氏的族兄,相處起來也容易。
李顯輕輕點頭,將內院事務暫時的放在一旁,然後才看向眼前各自在矮几後跽坐的眾人,這才輕鬆說道:“父皇教誨,孤在東宮,當以學習為要,除姑父,王叔,長史,還是有司馬……呵呵,如今還是舊有稱呼親切。”
薛元超是和李治一起長大的東宮舊人,他的妻子是李元吉的女兒和靜縣主,所以李顯稱一句姑父,也沒有什麼不妥當。
姚令璋如今是東宮詹事,但詹事同音長史,這麼叫也沒有區別。
蘇良嗣以雍州司馬,檢校太子率更令,稱呼司馬也較為妥帖。
當李顯短短的一句話,就將東宮的職限劃分了出來。
薛元超,李絢,姚令璋和蘇良嗣為獨一檔,東宮核心。
其他蔣儼,韋弘敏,以及還沒有報到的程務忠,都還差上一些。
“東宮之內,一切隨殿下稱呼,但是出了東宮,還需要按規制而來。”稍微停頓,薛元超認真說道:“殿下既然要學習,那麼東宮講學之事,就要重新拾起來,以後每日上午講學,下午學習朝政,諸位以為如何?”
“可!”李絢,姚令璋和蘇良嗣紛紛點頭。
“如此,每日兩人,各講一個時辰,明日薛某和蘇司馬,後日,姚詹事和王爺。”薛元超簡單的劃分了時間,隨即又說道:“如此,太子崇文館的兩名學士就要補起來,如此,三日一輪,然後休息一日,然後再行開始。”
李顯嘴角微微抽搐,下意識的看向李絢。
李絢略微沉吟,說道:“若是加上休息,便算五日一次吧,正好抽一日時間,考核一下,也不能只讀書不出成績;十日恰好一休,對各官也都比較合適。”
“善!”薛元超,姚令璋,還有蘇良嗣同時贊同。
終究還是要對李顯進行考核。
他能學成什麼樣子,不是任由他隨波流散的,終究是查一查。
李顯的臉色頓時就苦了起來,一旦涉及考核,考核成績必定要送到皇帝和皇后的手裡,到時候,要是成績不好,就難了。
“那麼太子崇文館的兩位學士,諸位有什麼推薦的?”薛元超坐在左側上首,目光看向眾人。
“孔家這一代有出色的人選嗎?”李絢第一個開口。
薛元超,姚令璋和蘇良嗣頓時肅然起來。
孔家兩個字,代表儒家正統,如此孝悌之義便能夠長久的加在李顯身上。
姚令璋略微思索,說道:“褒聖侯孔德倫年長,行動不便,其有二子,孔崇基、孔子嘆都資質普通,但孔子嘆次子孔賢,自幼端穎,十歲能文章,上元元年登進士第。”
“算了吧。”蘇良嗣搖搖頭,沒有再開口。
眾人沉默了下來。
李顯低頭,他知道眾人為什麼不願意選孔賢,就是因為他的名字和李賢只有一字之差,但這也已經足夠讓人否掉他了。
“楊炯如何?”薛元超突然開口,一下子就將眾人目光吸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