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太子呢。”黑暗中,劉瑾瑜終於還是問了出來:“太子必然會被廢嗎?”
“必然,已經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了。”李絢的聲音異常的平靜輕鬆。
“為什麼?為什麼陛下會允許太子被廢?”劉瑾瑜始終想不通這個問題的答案。
“早些年,孝敬皇帝離世,陛下身體不好,又要面臨大戰,所以那段時間陛下放權,太子和天后的關係處的很好。
一直到儀風二年,大唐在吐谷渾党項駐地,逐漸取得勝勢,甚至一場大勝,陛下身體也日漸恢復,所以開始收權。
太子和天后之間的關係也開始緊張了起來,碰撞增多,而這個時候,是太子先犯錯了。”
稍微停頓,李絢繼續說道:“今年七月,陛下突然大病,但身體雖然沒什麼問題,但有些東西,自己還是能夠感受的到的。
生死之下,陛下沒有選擇放權,而是要緊緊的握緊手裡的權利,天后和太子都要靠邊站,這個時候就沒有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劉瑾瑜沉默了下來,這場波及不知道多少人死亡的政治鬥爭,最後的原因卻是落在了皇帝的身上。
“天后和太子都本能的想要反抗,但他們又反抗不到陛下,那麼就只能夠相互吞噬,而李賢犯錯了。”李絢輕嘆一聲。
“所以,最後不放過太子的不是天后,是陛下。”劉瑾瑜幽幽的說道。
“但動手的,卻是天后,人們只會記住天后。”李絢微微低頭,然後說道:“太子廢了便廢了,反正還有英王和相王,英王雖然荒唐,但實際上還是有幾分能耐的,相王更不必說,有北門學士傾心輔導,差不到哪裡去,他們缺的只有經驗。”
“天后會為他們遮風擋雨,等待他們成長。”劉瑾瑜總算明白了過來。
“不錯,有天后在那裡,朝野內外誰敢亂動。”李絢輕聲低語,說道:“就像是漢武帝時期的竇太后一樣。”
劉瑾瑜頓時沉默了下來,然後才看著李絢說道:“怪不得夫君要讓太子多讀《漢書》。”
“其實後漢很多事情都是在學前漢,只不過學的四不像而已。”稍微停頓,李絢繼續說道:“後漢天子也多有賢明,他們選擇了外戚,自然是預設此道,至於其他結果,無非就是無法控制而已。”
實際上東漢在外戚事情上,控制的很好。
唯一的失控在漢靈帝,看錯了何進,最後導致整個東漢一塌糊塗。
當若是武后真的成了竇太后,那麼大唐基業自然可以永久流傳。
但李治恐怕怎麼都沒有想到,武后效仿的並非竇太后,而是呂太后。
甚至所作所為,比呂后還要更進一步。
皇帝做錯,整個天下都要贖罪。
誰都沒法改變。
在此之前,任何人想要徹底剝奪武后的權利,都等於是在和皇帝作對。
但限制,制衡武后的權利,卻是皇帝一直在做的。
這個人,便是太子。
可惜,李賢錯了,從他私下去見李敬業的時候,他就已經錯了。
徹底的錯了,再也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