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徐長青對李自成的瞭解,倒不是李自成不想反抗,而是他根本就沒法反抗了!
八百里秦川,的確是上蒼賜予華夏最珍貴的寶珠,可這十幾、快二十年了,關中比中原也強不了太多,早已經崩盤。
這種狀態,莫說是李自成了,便是徐長青去,沒個五六年、乃至七八年,也別想緩過來!
這就是內陸城市最大的悲哀!
沒有寬闊的大海母親保護……
而之所以沒選擇去湖廣參戰,徐長青也是把事情搞的通透了。
此時去湖廣,就算滅了左良玉,乃至是滅了李自成,也解決不了絲毫的問題。
滅了他們,反而是失去了緩衝區,讓大明的‘嫩.肉’直接與清軍接壤!
其實早在之前的高麗之行,徐長青就想明白,要想真正湮滅清軍的勢頭,只有對他們造成真正的殺傷!
而想要對他們造成殺傷,這個‘柿子’,肯定還是要挑軟的來捏!
此時的滿洲八旗中,還有誰,是比鑲紅旗更適合的嗎?
清軍之所以在這盛夏季節,違背常理對大順國發動攻勢,未嘗沒有利用這個時節來限制徐長青的意思!
畢竟,清軍的軍糧,半數都是以牲畜為主,夏天也不是太怕,但模範軍這邊的軍需就有點尷尬了,畢竟以麵食為主。
更關鍵的是,一旦徐長青放棄了大海的優勢,轉向內陸作戰,在沒有足夠騎兵支撐的狀態下,說不定就會被清軍逮住機會圍困!
而目前的天下大勢,徐長青是不可能會有援兵的,無論是王廷臣還是劉肇基,都太嫩了,能戰之力都是千把號人,還遠不到能給徐長青反哺的時候。
一旦出現那種局面,糧草被切斷,步軍又不好突圍,那可就不是好玩的了。
徐長青怎會做出這種愚昧的選擇?
縱然李自成和左良玉的碰撞,註定要讓湖廣生靈塗炭,徐長青也來不及顧及了,必須要對清軍造成真正的重創!
半個時辰後,王喜快步來報:“大帥,一切都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征了!”
徐長青冷厲一笑:“令王安山部取道金州,明早之前,必須拿下金州衛,主力即刻啟航蓋州!”
“是!”
很快,上千艘大小船隻組成的無與倫比的龐大船隊,猶如黑暗中的一條巨龍,迅速消失在蒼茫而幽深的夜色裡。
……
遼南的地理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後世的大連,便是華夏最閃亮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