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怪乎是混著過日子而已。
說到最後,史可法不住搖頭苦笑:“侯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某現在才知道,要做成一件事情,到底……是有多難啊……”
史可法這話裡有些核心的東西雖是含含糊糊,讓人不是很爽利,但是徐長青本身便是掌握著揚州的一部分情報,再加上南京的那邊的,兩邊一匯總,基本上也能理出個框架來。
揚州並不是沒錢。
她的商貿中心位置依然還在。
哪怕這數年下來,明清相抗,許多東西的確是不如以前了,可其中走私的暴利,還是要走揚州這邊。
變的是!
以前本該交到朝廷、交到國庫裡的錢,不知道怎麼的就流入到了私人的口袋裡。
這般狀態,史閣部本身已經夠難的了,徐長青自也不會再
逼迫他,笑著掀過這一頁,便是直接與其交接揚州城的防務。
史可法對此自是不會貪權,反而是如獲大赦。
畢竟,以他的這點底子,就算揚州城高牆厚,他們守起來也是舉步維艱,可能隨便哪個地方一不留神,全域性都要崩盤。
此時,威震天下的徐長青和模範軍過來了,他又哪有不允?
佈置完防務,簡單巡了下城,已經到了晚上,史可法召集了城中的一些中流富戶鄉紳為徐長青解風。
徐長青剛從西門這邊下來,準備去喝酒,黃澍悄無聲息的迎了上來,低低道:“侯爺,情況不容樂觀……揚州府庫中的糧草,他們揚州兵怕是都堅持不了一月了。另外,現在城中各種生活物資都是緊缺,物價飛漲,私下裡,許多老百姓都在賣兒賣女維持生計……”
今天徐長青走的官面,黃澍走的‘暗面’。
這廝本就是老油條,基層、中層、上層都是很精通,不怎麼費力便是整理出揚州此時的核心框架。
徐長青聽完眉頭也止不住皺起來:“老百姓缺油、缺糧就算了,可他孃的兩淮鹽場就在周邊,怎麼百姓還缺鹽?”
看徐長青有些動了火氣,黃澍苦笑,只能硬著頭皮低聲對徐長青解釋一番。
徐長青聽完牙根子都恨的癢癢!
他終於是明白什麼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
兩淮鹽場的拍賣雖是讓徐長青和朝廷、包括宮裡的幾位貴人都是飄滿缽滿,但是當地鹽商損失卻是極為慘重。
他們不敢在明面上亂來,私底下卻是小動作不斷。
戰事爆發後,官鹽基本上都斷了,理由都不用找的,貨都被韃子搶了,現在揚州市面上流通的,皆是‘私鹽’。
糧、油、布匹等其他核心物資也都是差不多模樣。
現在,徐長青在揚州民間的風評並不是太好,而且對整個模範軍都是並不太友好。
這還是黃澍比較含蓄的說法,可想而知真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