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平不緊不慢的拿出一個跟銃管差不多粗細的黑長筒,調整校對一會,便開始將這黑長筒往銃管上面安。
銃管上似是有很精細的卡扣,只聽‘吧唧吧唧’幾聲,這黑長筒便是被安在了銃管上,看起來還很結實的模樣。
張太平旋即又取出來一塊柔軟的棉布,仔細的擦著銃管,恍如在撫摸最心愛女人的肌膚,沒有絲毫不耐煩。
“他,他到底在幹什麼?”
“狗尼堪,就知道故弄玄虛!”
“呵,爺我還就不信了,這幾把玩意兒,能打出一百五十步去……”
大清國這邊的人都被張太平這墨跡的動作搞的有些不耐煩了,紛紛暴虐的低聲啐罵。
便是那哲別也開始不斷皺眉,搞不明白張太平在幹什麼。
張太平卻絲毫不以為意,只是在忙著他的工作。
這正是他的戰術。
先把這幫狗韃子的火氣撩起來,反正狗日的又沒有規定比試的時間不是?
又過了幾分鐘,多鐸終於忍不住了,看向徐長青道:“侯爺,這還要多久?”
徐長青一笑:“太平,準備好了嗎?”
安個瞄準鏡哪需要太久?
張太平見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哲別已經不斷冒汗,忙笑道:“大帥,已經差不多了。”
說著,他‘咔噠咔噠’的拆下了兩個瞄準鏡上的小蓋子,頓時露出了瞄準鏡的真容。
“這,這是……”
不論是大清國還是模範軍,兩邊人都是一陣驚悚。
千里鏡到此時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大清國此時甚至都已經可以製造。
主要是他們搜到了原來湯若望出版的《遠鏡說》,又研究模範軍千里鏡的配置,山寨也就不難了。
只是其中技術還是有著差異。
他們山寨模範軍的普通千里鏡不難,按照規格打磨鏡片、照葫蘆畫瓢便行了,可精品千里鏡,他們就做不了了。
此時,張太平這瞄準鏡,一看便能看出來,絕對是個精品的新式千里鏡。
模範軍,竟然把千里鏡運用到了鳥銃上……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大明的鳥銃很早之前便是具備準心的。
只是由於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時不時便會炸膛,準心逐漸成了擺設,大家都開始放空槍。
所以便是大清國這邊理解起瞄準鏡的作用也不費力。
但轉而他們便一片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