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來講,騎兵衝起速度,達到規模性的殺傷力,至少需要一里左右的空間。
但理論終究是理論,具體到實戰中,這個距離至少得再擴大幾倍!
因為戰馬不說要達到頂速,至少也得達到頂速的七八成水平,才會形成真正的效用力和殺傷力。
這就使得騎兵衝擊,需要更大的距離和空間。
此時,京師城高十幾米,崇禎皇帝和一眾觀戰大佬們處在的觀戰平臺還要更高,視野覆蓋出七八里、乃至十幾裡外,並沒有太大難度。
而流民軍戰陣畢竟才剛剛紮營,很多東西都沒有什麼遮掩的。
可惜,不論是崇禎皇帝還是一眾大佬們,根本就不懂兵事,此時大明真正懂兵事的,不是死了就是還沒出生……
京營的二大爺們就更不用提了,有本事的人,能護衛皇帝嗎?有這個資格嗎?
這看似是個謬論,卻是極為扎心和現實。
本事是怎麼來的?
註定要經過磨難才能有!
可需要經歷磨難之人,身世上、血統上,有接近皇帝的機會嗎?
這完全就是個死迴圈!
京師城頭上的眾人,明明有時間、有機會去發現流民軍的佈置,從而給徐長青和模範軍至少提個醒,有所防備!
然而這幫人都被剛才模範軍的陣勢所吸引,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流民軍的動向……
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流民軍的三股精騎,已經衝起速度來,如狼似虎的直衝模範軍戰陣殺來……
“轟隆隆……”
鐵蹄轟鳴,帶的煙塵飛濺,片刻間,便是出現在了模範軍視野可及的方向,猶如龍捲風帶起的人造惡魔。
模範軍陣中,每個人的臉色都是凝重到了極限,耳邊不斷傳來各級將官拼命的呼喝。
在馬克沁沒有出現之前,騎兵,對於任何步兵而言,完全就是噩夢,幾乎是不可阻逆的存在。
歷史上,的確有著不少步兵對抗騎兵的先例,但無一例外,那都是百戰精銳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之輩!
即便是這樣,那種損傷率,也絕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
遙想當年,李唐何等強盛?
可陌刀軍不過就維持在萬人的水平,還幾乎耗盡了李唐的國力。
徐長青此時的臉色也是凝重到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