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徐長青和模範軍攜帶著諸多物資、做了充裕的準備後再進京不同,劉芳亮部一路輕車簡從,而且多是騎兵,並沒有太多旅途的疲憊,又在涿州休整了數天,精神頭都很好。
此時,看到雄渾的京師城,一眾流民軍騎兵都是極為興奮,哪有什麼疲憊,一個個直接敞開了,在京師城下耀武耀威。
後世,那般發達,沒去過京城的人也海了去了,更別提此時了。
而這幫流民軍老營兵,此時過來可不是旅遊的,而是切切實實的要把京師城拿下,這種舒暢,爽快,高高在上,又怎能遮掩的住?
廣渠門外,模範軍陣地。
徐長青很快也來到了臨時搭建起來的指揮台上。
看著一眾毫不吝惜力氣炫耀著馬術,興奮不已的流民軍騎兵,徐長青也有些沉默,該來的總歸會來啊。
只看流民軍現在的氣勢,一場硬仗,已經不可避免。
此時,模範軍的陣勢已經有了雛形,挖出了數道壕溝,堆起了幾道土牆,但這顯然還遠遠不夠。
而流民軍只是騎兵過來,也不可能衝陣,純碎是過來裝X 的。
徐長青看了一會兒,也懶得理會他們,轉而開始更精細的排布營地陣勢。
此時,趕來京師勤王的只有密雲的唐通部,主要是密雲離京城太近了,咫尺之遙。
但唐通部此時排布在阜成門附近,與徐長青正好是南轅北撤。
而且,徐長青昨天過來,唐通這廝非但沒過來問個好,連派人過來拜會都是沒有,儼然,這廝的屁股已經不知道歪哪裡去了。
而徐長青這邊更是沒有得到絲毫的戰術安排,王承恩和張若麒、冒闢疆等人從昨天中午進了城,到現在都沒出來。
敵人百萬大軍已經壓境,可朝廷這邊卻是混亂到這個程度,就算縱觀歷史,恐怕也沒誰了。
不過這也倒正隨了徐長青的意。
唐通願意守西邊,就讓他去守西邊,徐長青是肯定會卡在東邊,牢牢聯絡通州方向的大運河的。
說起大運河,徐長青不由想起了隋煬帝。
不論是史官還是後世的讀書人,對這位雄才偉略的帝王,總是極盡抹黑,一個‘煬’字,萬千罪惡加於其身。
但事實呢?
倘若不是雄才偉略的隋煬帝當年力排眾議,頂住壓力,修建了大運河這個史無前例的工程,後世數百上千年,又豈能有這麼多人受益?
如果沒有大運河,江南賦稅進京,不論是走海路還是陸路,折損至少多一倍不止!
南北聯絡也遠不會這麼密切,歷朝歷代的南北朝還不知道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