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楊洪開了個好頭,這些老匠戶們之間的熱情也是被激發出來,開始對徐長青提出很多很有建設性、且立竿見影的建議。
比如,島上更精準的規劃,建築物佈局,防禦颱風,包括最佳化水源等等一系列。
對於此,徐長青自然是一一應允。
畢竟,這些東西只需要花費人力,就地取材即可,並不需要花費太多銀子。
而對於火器方面的幾個老匠戶,徐長青也跟他們聊了很多。
這也是徐長青最為看重的一個點!
畢竟,徐長青非常明白,這個時代,已經是火器的時代,這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一個奠定世界霸權、奠定民族根基的時代!
不過,匠戶們雖是對徐長青提出的一些關於火銃、鳥銃的說法,用盡了他們最大的想象力和熱情,也是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和方案,可惜,此時島上沒有半分多餘的生鐵……
便是楊洪要改制長槍,也只能融化其他的兵器來重新打製。
這就使得徐長青只能先暫時忍耐,安撫住這些匠戶們的情緒,爭取儘快給他們弄到原材料來實驗。
但這些東西,寧遠城是很難搞到的,只能走關內的關係,也是讓的徐長青說不出的頭疼。
這個節骨眼,什麼都是兩眼一抹黑不說,而且時間緊任務重,太難了啊!
…
吃過了午飯,徐長青又開始與一眾軍官們聚在一起,共同商議、研究這些長槍兵的操練。
已經有了兩次與清軍交手的經驗,加之後世的素養和經驗,徐長青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大輪廓。
但這種東西畢竟不是兒戲,不僅關乎著兒郎們寶貴的性命,更是直接關乎到生死存亡!
所以,徐長青肯定不會一言堂,就像是後世工廠研製精密儀器,必須要實驗和資料來說話。
就在兒郎們不斷揮灑的汗水和這種不斷商議改進之中,岸邊,忽然有值守的兒郎過來稟報,李家有人要見徐長青!
徐長青眉頭頓時微皺。
“這是什麼個情況?”
“難道那位李家小姐還不算完,還要找後賬?”
之前,徐長青其實已經把這事情處理的很周正了,而且,李紅雲和李幼薇都幾乎是親口保證過,這事情已經過去了,他們居然又突然殺個回馬槍?
但李家究竟不同尋常!
於情於理,徐長青都沒有拒絕他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