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龍嘯大明> 第二十章 進攻浙江(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進攻浙江(二) (2 / 2)

現在聽到明石姬報告的這個訊息,商毅也十分驚訝,道:“這麼快嗎?”

因為商毅知道,清軍是在三月五曰從南京出兵進攻徽州,現在是三月十二日,加上訊息從徽州送到杭州至少也要一天的時間,再扣出清軍行軍的時間,因此實際用於戰爭的時間,根本就沒有多少。而且從實力上來說,徽州顯然比溫州要強得多,現在徽州監國集團裡,彙集了眾多的原明官員,在軍事方面是以原總兵方國安和侄兒方元科,還有陳洪範,現在聚集了人馬兩萬餘人,也不算少了,怎麼會這麼快就敗亡了呢。

明石姬點了點頭,這才向商毅講說了詳細的經過。

原來黃宗羲回到徽州之後,將商毅的態度向朱常淓說明。憑心而論,朱常淓到是真的願意去杭州,但徽州的事情,卻不由他作主。

雖然潞王剛剛出任監國還不滿一個月,而且徽州現在還不能被稱為一個正常的朝廷,但這個時候己經分成了旗幟鮮明的兩派,一派是以從南京逃出來,以黃宗羲、黃震周等人為代表,並且擁有光榮的內鬥傳統的東林黨殘餘力量;而另一派則是在擁立朱常淓出任監國出過大力的袁宏勳、張秉貞、朱大典、何綸等地方勢力。

而在是否把潞王送到杭州去這件事情上,東林餘黨到是一致贊同,而地方勢力卻極力反對,兩派為此也爭論不休,就連黃鎮周很早就提出來,請朱常淓儘快稱帝的決議,也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當然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都是出於對兩派自身利益的考慮,而不是為了真正顧全大局。因為南京失守,東林黨要負主要的責任,而且又有不少東林黨的重要人員都向清廷投降,錢謙益的那一篇勸降順表己經傳遍了南方,這對以忠義君子自詡的東林黨來說,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使東林黨的聲望大大消弱。

而且大部份東林黨都是從南京逃出來的,本身基本是一無所有,在徽州沒有一點勢力,而擁立潞王上位的財力、人力,包括兵餉等等基本都是由地方勢力供應的。更為重要的是,掌握兵權的方國安叔侄都是倒向地方勢力,因此東林黨實際上根本沒有左右潞王的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東林黨的打算最反正在徽州佔不上風,不如把潞王弄到杭州去,雖然杭州是商毅的地盤,但對自己來說,也並沒有什麼損失,而且在杭州還有史可法和吳甡在,因為他們一直堅定的站在商毅一邊,還保持著比較高的聲望。但他們畢竟也是東林的成員,而且上一次史可法來徽州,也有冰釋前嫌的態度,因此到了杭州以後,也可以借他們的影響力,來重新提升東林黨的聲望。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現在東林黨人基本都認清了當前的形勢,整個南方大概也只有浙江才能和清軍抗衡,因此到杭州去致少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就算是還要鬥爭,也要找個安全的地方先。這也是東林黨堅持要把潞王送到杭州去的最大理由。

但東林黨的如意算盤誰心裡都清楚,地方勢力當然明白,一但到了杭州,自己肯定是鬥不過商毅,東林黨是光腳不怕穿鞋的,但對自己可就不划算,那不就是給別人做嫁衣嗎?自然是極力反對去杭州,他們的理由是,現在清軍正在大舉進攻浙江,既然商毅守不住南京,那麼誰敢說他一定守得住浙江。因此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去杭州,要走也該是向南走,離清軍越遠越好才是。甚致有人建議,最好是逃到廣州去。

而就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清軍覺羅巴哈納率領著大軍從南京出發,一路上勢如破竹,根本就沒有受到什麼阻擋,就殺到了徽州府的績溪縣,離徽州城不到四十里。

這一下徽州城裡可就更亂了,面對清軍的進攻,兩派更是針鋒相對,地方勢力派主張立刻放棄徽州,向廣州逃飽,而東林黨則認為向南逃跑根本不行,因為清軍一樣可以追上,只逃到浙江才能保證安全,結果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又吵了起來。最後還是朱常淓實在看不下去了,只付出面打圍場,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派人去向商毅求救,請商毅出兵來保護徽州。

這一個方案算是比較拆中,雙方都覺得能夠接受,就這樣終於確定了下來,還是派黃宗羲為使臣,去杭州請商毅出兵。

本書來自 品&書#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