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圖這一句話,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塊石頭,剛才還一片死寂的屋子裡,猛的一下熱鬧了起來。
黃宗羲、候恂、候方域等人自然不贊同高弘圖的話,因此紛紛發言,引經據典,傍證博引,從什麼君臣大義、忠孝大義,等各個方面都論證說明,當初自己力主倒順是絕對正確的。一個個都是長篇大論,滔滔不絕,只說得天花亂墜,慷慨激昂。
而高弘圖也不和他們爭辯,只是耐心的聽他們一個一個說完,等到都不再說話了,這才又開口道:“諸位說得到都是都不錯。但我只知道,李自成守在武昌的時候,可以擋住清虜的大軍東進。而現在沒有李自成在,南京以西就門戶大開,清軍一路東進,南京城破就在眼前,因此趁著現在清軍還沒有打到南京城下,諸位還可以暢所欲言,等清軍攻入南京之後,恐怕就都沒有機會了。”
聽了高弘圖的話之後,大多數人也都沒詞了,只有候方域還有些不服,正想再爭辯兩句,這時錢謙益道:“好了好了,現在還爭什麼順逆對錯呢?李自成己經完了,而清虜的大軍就在眼前,就算爭贏了又有什麼用,大家還是想想辦法,怎樣抵擋清軍吧?派黃得功和劉良佐到底行不行?不然咱們再調別處的人馬?”
黃宗羲皺著眉頭,道:“現在還有何處的人馬可調呢?劉澤清遠在鳳陽,肯定來不及,而鄭芝龍就更遠了,劉肇基駐紮廬州到是不遠,但他部下只有萬餘人馬,就算調來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啊!”
姜日廣搖了搖頭,道:“現在我大明能夠抵禦清兵者,唯有商毅一人而己,餘者勻不足成事,何況現在兵臨城下,迫在眉捷之間,因此唯今之計,只能調商毅出兵西進,迎戰清軍,方才能夠力挽狂瀾。”停了一下,他又道:“或者讓他率軍進南京駐守,至少也可保南京平安。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其實黃宗羲早就想到了商毅,只是這時不好說出口而己,聽了姜日廣的話之後,遲疑了一下,道:“能調商毅出戰,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但我就怕他不願出兵啊。”
錢謙益也連連點頭,道:“是啊,是啊,要是商毅不願出兵,我們又怎麼辦咾?”
高弘圖又道:“我看商毅為人素來顧全大局,而且以天下百姓為重,只要朝廷真有成意,他一定會出兵的。”
錢謙益道:“如何才算真有成意呢?”
高弘圖淡淡道:“一是諸公認錯,二是請回史閣老、吳閣老,主持內閣。只有諸公認錯,方能顯諸公之誠意,而史閣老、吳閣老素與商毅交好,請回他們入閣理事,我看商毅也絕不會坐視南京不管。”
姜日廣也點了點頭,道:“只要是如此,商毅定會出兵。”
錢謙益和黃宗羲都露出了為難的表情來,把史可法和吳甡請回來,到還不是難事,但叫他們向商毅認錯,可見萬萬不甘心的。而這時候方域卻忍不住了,道:“你們把商毅當什麼了,他不也就是個人嗎?難到說大明沒了他就不能成事了嗎?不過就是偶尓打了幾個勝仗而己,有什麼了不起的,也值得我們如此遷就他嗎?我看就是沒有商毅,我們照樣能夠擋住清軍。”
高弘圖聽了,冷笑了一聲,道:“候大人即然是這樣說了,何不主動請令,到陣前去督軍作戰呢?”
候方域被他這一激,也不禁頭腦發熱,上前一步,剛要主動請令,但候恂畢竟是老於世故,當然知道這個時候去督軍,和送死沒有兩樣,因此趕忙把他攔住,制止了下來。
就在眾人又要吵起來的時候,忽然見方以智、陳貞慧、冒避疆三人連袂進來。
錢謙益一皺眉頭,正要問他們進來做什麼,方以智己道:“各位大人,不是我們要打擾各位大人治公,只是這事非同小可,請各位大人看看這份[杭州時報]。”
其實今天並不是[杭州時報]出刊的曰子,發行的是特刊,只刊印了一篇文章,標題大字是四個“辭職謝罪”,內容首先公佈了清軍發動南侵的進展程度,然後再次把矛頭對準了東林黨,指出本來李自成守在武昌,能夠很好的擋住清軍,但偏偏被東林黨逼得棄武昌南撤,東林黨應該為這個結果付全責,並且立刻引咎辭職,請史可法和吳甡回來主持大局。最後當然再次強調,就算南京失守,自己依然會在浙江駐守,抵抗清軍,因此也號招百姓,盡撤到浙江躲避,不要信任東林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