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毅拍了拍她的後背,道:“去吧,這樣做也應該。”
就在這時,忽然聽到亞莉桑徳拉的聲音在身後響了起來:“阿薰,這裡好奇怪啊,我轉了好幾圈,怎麼連一把椅孑都沒有看見。”
豐臣薰呆了一呆,縱然是滿腹心事,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分割線―――――――――分割線――――――――
中華軍在薩摩半島登陸,順手就滅掉了薩摩藩,隨後向九州島的各大名下令,表示這次中華軍來進攻曰本,原因有三:一德川幕府違反了[神奈川條約],全面終止了與中國的貿易來往,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二德川幕府勾結荷蘭,殘殺中國商人,中國有義務保護自己的國民;三為豐臣氏報仇;因此要求曰本各大名立刻劃清與徳川幕府的界限,向中華軍投降,否則島津一族就是下場。
九州島的主島面積是萬平方千米,大體和臺灣相當,連同所屬的小島面積,總計約萬平方千米,然而就在這麼一點地方,竟然被封了三十多個大名,其中封地在十五萬石以上的大藩有五個,為小倉藩,藩主小笠原忠真,封地十五萬石;熊本藩,藩主細川綱利,封地五十四萬石;佐賀藩,藩主鍋島勝茂,封地三十五萬石;福岡藩,藩主黑田忠之,封地四十一萬石;久留米藩,藩主有馬忠賴,封地二十一萬石。
因此中華軍首先派出使都到這五個藩,要求這五個藩的藩主立刻親自到鹿兒城來,向中華軍請降,並朝見中國皇帝。否則薩摩藩就是例子。
其實現在九州島上早己經炸開了鍋,畢競中華軍上島第一天就是大手筆,將島津家滅門,完全就是一付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式,任那一個藩主也要好好思量一下,是戰是降,要打是肯定打不過中華軍的,而且一但戰敗,就是滅門亡族,確實太可怕了,而向中華軍投降,是否能夠拉得下這個臉來,親自趕到鹿兒城來,朝見商毅,說白了就是被中華軍當作人質。
如果這五位藩主看過莎士比亞的著作,那麼就一定會想到那一句名言: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佐賀藩本來就是倒幕聯盟的一份,因此接到了中華軍發出的命令之後,鍋島勝茂二話不說,立刻來到鹿兒島,以臣禮朝見商毅,同時還帶來了佐賀藩的三個支藩,蓮池藩、小城藩及鹿島藩。隨後久留米藩的藩主有馬忠賴也趕到了鹿兒城。向中華軍投降。
而另外三個藩小倉藩、熊本藩、福岡藩則終於選擇了與中華軍對抗到底。
這三個藩作出這樣的選擇,多少也有些迫不得以,小倉藩的小笠原氏是徳川幕府的親戚,屬於譜代大名;而熊本藩細川氏、福岡藩黑田氏,一直都是比較受德川幕府信賴的外樣大名,當初徳川家康把他們安排在這時,就是為了牽制薩摩藩,因為這三個藩所在的位置就是後世的熊本市、福岡市、北九州市,正好從九州島的中部沿海至北方的關門海峽,將九州島一分為二。在幕府軍進攻長州藩時,也是這三個藩連手壓制住佐賀藩,使其不敢支援長州藩。
因此別的大名都可以向中華軍投降,但這三個藩的大名是無法向中華軍投降的,只能選擇與中華軍死戰到底,為徳川幕府盡忠。不過他們也十分清楚,自己就算是三藩連手,也不可能是中華軍的對手,這一戰是有敗無勝,因此小笠原忠真,細川綱利、黑田忠之三人決定與中華軍對抗到底的時候,也首先把自己的親屬家人送到江戶去安居,要死就死自己一個人吧。
而商毅得知這三個大名選擇與自己為敵之後,也就不作其他的努力,而是立刻下令,出動兩個師的兵力,向小倉、福岡、熊本三個藩發動進攻,首先進攻的,就是離鹿兒城最近的熊本城。同時也不能讓投降自己的佐賀和久留米藩閒著,令這兩個藩合兵,去進攻小倉城。其實也就是逼著這兩個藩交頭名狀。
到了這一步,當然也不容鍋島勝茂和有馬忠賴拒絕,因此也都十分爽快的答應下來,向藩內發出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