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跑得快的敗軍己經先期趕到,將右翼遭到中華軍的訊息傳到了息縣,因此清軍也提前了足夠的時間作好了準備,不過在黑夜中,清軍也不敢輕易出擊,只是等中華軍追擊到陣地前的時候,清軍的火槍手、弓箭手、火炮等等也都一起開火,向中華軍發動攻擊。
遭受到了清軍的抵抗之後,中華軍也立刻停止了進攻,並就地對清軍展開了火力反擊,於是就在黑暗中,雙方的各種武器一齊開火,槍炮亂響,火光閃爍不斷,而且在各自的陣地上也都逐漸燃燒起星星點點的火光來。
但中華軍畢竟是有備而來,又是主動進攻的一方,見清軍的正面防守十分嚴密,立刻只留下一部份人馬在這裡和清軍對持,其餘人馬馬上展開迂迴,繞到清軍的側翼去尋找突破點,而清軍卻是倉促應戰,在黑夜中也不知道中華軍有多少兵力,因此也只能一味守住陣地,不敢出擊。
而在黑夜中,清軍也看不見中華軍的動向,再加上槍炮大作,連中華軍行動的聲音都聽不到,結果中華軍成功俯繞到了清軍的側面,清軍對此幾乎都一無所知,等中華軍向清軍發動了攻擊,清軍才知道自己的側翼已被中華軍攻破了。
這一下清軍終於抵抗不住,只好放棄了外圍的陣地,向後退去。好在是這時清軍的援軍趕到,終於在息縣城外二里多的地方成功的擋住了中華軍,雙方又互相射擊對攻起來。而這一次清軍也長了教訓,注意了對自已側翼的保護,而中華軍見這時到達的地方也差不多了,於是一面和清軍周旋,一面也在分佈兵力,在息縣的東側,對清軍進行包圍封鎖。
原來阿濟格在息縣城裡睡得正香的時候,忽然被手下的親兵叫酲了,才知道自已的右翼陣地遭到了中華軍的進攻,巳經全軍敗退了下來。
阿濟格也不禁一機靈,頓時睡意全無,立刻下令聚集眾將商議對策。等眾將都到齊之後,阿濟格又收刻了報告,中華軍己經在進攻清軍的外圍陣地了。阿濟格也來不及和眾將商議,立刻命令阿哈尼堪馬上帶領本部的人馬,趕去外圍陣地增援。
等阿哈尼堪離開之後,阿濟格才開始和眾將商議,應該如何應對中華軍的這次進攻。現在的局勢很明顯,中華軍在淮河南岸全力防守,估計是把主力轉移到了淮河北岸,向清軍發動進攻。
有人認為現在其實是一個大好機會,因為中華軍是在外線,而且被淮河一分為二,雖然說淮河並不寬,但也會給中華軍的兵力南北排程造成一定的困難,而清軍位於內線,而且在淮河上已經架好了五座浮橋,兵力調配遠比中華軍方便,因此清軍正好可以對中華軍,逐個擊破。
阿山就建議應該集中兵力,先在淮河北岸與中華軍決戰,然後再將戰線南移,與南岸的中華軍一戰。因為清軍一直都在找中華軍的主力決戰,現在既然找到了,當然就不能放過,現在清軍在淮河北岸大約有八萬人馬,淮河南岸大約有五萬兵力,因此再從淮河南岸調二三萬人馬過北岸來,就有足夠的兵力向中華軍發動全面進攻,可以一戰而勝。
但巴牙喇甲喇章京噶達渾則認為,既然中華軍的主力在北岸,不宜首先碰硬敵,而且雖然清軍在南岸的兵少,但卻是全軍的精銳,另外中路軍所有的火炮也都拖到了淮河南岸,又佈置好了陣地。因此就算要打,也該先打南岸的中華軍,先擊敗弱小者,再打北岸,與強敵決戰。
~看首發無廣告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本書來自 品&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