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點要求也理所當然的遭到了許多人的強烈反對,當然有一部人是純粹從天主教的教義上去考慮,但也有相當一部份人是眼紅耶穌會又獲得了一塊傳教區,完全是出於反正不能讓你好過的心理。
但阿科尼亞也居理力爭,一方面極力分辯,祭祖只是中國人,包括東方人對故去親人的記念,是一種民俗,並不是宗教崇拜儀式,另一方面又指出,由於東方的特殊性,每個人都可以信仰多種宗教,如果嚴格規定天主教徒不允許信仰其他的宗教,那麼教徒人數將減少九成以上,相反如果允許教徒同時也信仰其他的宗教,對於中國的傳教事業相會有極大的幫助,可以保證在三年時間裡,擴大一百萬以人的教徒人數。
因此雙方也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一連爭論了好幾天,也沒有得出結果來,而這時傳來訊息,中國使團訪問了西班牙,而英諾森十世決定,邀請中國使團訪問梵帝岡,等接見完了中國使團之後,再決定處理意見。
一下子收穫了這麼多的訪問邀請,向法國、萄葡牙、荷蘭、教會都是在出發之前列在計劃之內的國家,因此梁秉業也十分高興,看來中國使團在歐州果然很受歡迎。
於是中國使團制定了一個訪問計劃,確定要訪問的國家,以及路線,因為中國使團不可能把毎一個歐州國家都訪問到,像丹麥、瑞典、奧地利這種打醬油的國家就算了,只能從其中選擇重點國家,由其是與中國有關,或在歐州有影響力的國家;而且也不可能訪問完一個就回到英國,再去下一個國家,這樣太耽誤時間,因此作一次巡迴式訪問,把要訪問的國家都去到之後,再回到英國來。
而最終確定,按秩序為教會、義大利、法國、葡萄牙、荷蘭,等這些國家走完之後,如果還有時間,再考慮其他的國家。
因此在1650年2月6曰,中國後明六年徵月初六,使團在倫敦過完了在異國的農曆新年,再次啟程,首先趕赴亞平寧半,訪問梵帝岡,克倫威爾當然也派岀了兩外交官,二百名軍隊隨行。
其實在中國使團中,有一大半都是天主教徒,包括團長梁秉業,因為使團成員大半都是來自海外的華人,有不少都接受過洗禮,因此也可以箅是一次朝聖之旅,當然如果嚴格按天主教的教義,那麼純正的天主教徒決不會超過二十個,哪怕是接受過洗禮的人,大部人在信主之前,早就信瞭如來大佛和太上老君,其實對這一點耶穌會的傳教士心裡都明白,只是睜一眼閉一眼算了。
當然在朝見教皇的時候,誰也不會提這事,大家還是裝出一付十分虔誠的樣孑,也算是給足了教皇面子,當然還有商毅,以及兩位皇妃林鳳舞、亞莉桑徳拉送給教皇的禮物。
看到這麼多來自東方的信徒到梵帝岡來朝聖,在教會的歷史上,也還是首次,因此無論是英諾森十世,還是其他什麼紅衣主教、神父等人也都確得十分高興,紛紛慶賀,看來主的福音終於傳播到了東方,當然英諾森十世也沒有提商毅驅逐其他教會的事情,同時也請來自東方的教徒吃了一頓聖餐,還組織人員唱讚美詩等等活動,又用給毎人一個純銀十字架,和一本【聖經】。
隨後英諾森作出決定,將中國大教區升級為亞州大教區,呂宋就包括在內,這樣就解決了教區劃分的問題,同時也做出認定,中國的祭祖行為不屬於宗教活動,可以不在禁止之列,決不允許天主教徒信仰其他宗教,而傳教士的任務,就是讓主的福音去消除這些異教的影響。
當然能夠解決教區和祭祖這兩個問題,阿科尼亞就已經非常滿意了,至於教徒信不信其他宗教,我不說,你不說,又有誰會知道,看首發無廣告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本書來自 品&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