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龍嘯大明> 第一二八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二八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 (2 / 2)

而中華軍趁勢攻佔了邯鄲縣,隨後又繼續向北進軍,而清軍這時根本就不敢和中華軍交戰,見中華軍繼續北進,立刻又放棄了順徳府,依然北逃,而且瓦達克和譚泰兩股人馬合兵一處,這一次又退守到了真定府。而在此同時,奉命進攻山東的博洛得知聯軍失利撤兵以後,也不敢繼續在山東與中華軍對持,也撤軍退回到河間府駐守。

中華軍於十一月八日進駐順德府的治所邢臺,這時河北南部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也均為中華軍所有了。

真定府,也就是另一時空裡的石家莊市,說是北京的門戶,也毫不為過,其實如果這時中華軍繼續進軍的話,清軍依然不會迎戰,還會繼續撤退,至少保定或河間府去。不過這己經不屬於中原大戰的戰區了,因此周少桓、童大勇誓時駐兵唐山、鉅鹿、清河等地,向南京告捷,並聽候下一步的指令。

直到這時,中原大戰才算全部結束。

中原大戰是在清順治六年(1649年)八月五日中華軍發動進攻宿州戰役開始,一直到同年十一月八曰,中華軍攻佔順徳府正式結束。前後一共整整進行了三個多月,九十四天。戰場是以河南盾為中心,波及到江蘇、山東、河北四個省,整個戰場範圍東至江蘇邳州、西抵河南洛陽,南達河南息縣,北臨河北邢臺。東西、南北的直線距離均超過了六百公里。

在這方圓近二十萬平方公里的戰場上,一共進行了徐州戰役、豫南戰役,豫北戰役,開封戰役四個大規模的戰役,而小型戰役,更有數十場,據後來的統計,雙方參戰人數超一萬人以上的戰役,就達到四十三場,如果算上一萬人以下的戰役,已經不可能完全統計清楚了。

雙方參戰的兵力是:清廷一方累計投入兵力總數為七十三萬四千,其中清廷軍隊六十一萬二千,日本軍隊八萬五千,朝鮮軍隊三萬五千;而南京政府一方共計投入淮南、山東、湖廣、南京四個軍區,十三個軍的兵力,士兵人數總計四十萬零三千一百二十七人,其中在這次戰爭中,甴投降的清兵轉換成為中華軍計程車兵人數,是六萬三千七百七十六人,另外還有鄭成功的二萬餘兵力。

雙方的兵力相加,超過了百萬,而出動的民役、勞工更是達到了三百餘萬,在中國戰爭史上,這絕對是進行時間更長,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戰爭範圍最廣的一次戰役。

在這一場幅員遼闊、曠日持久的戰鬥,最終是以中華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所進行的四次戰役,中華軍全都獲勝,總共殲滅清軍士兵二十九萬四千、日軍士兵三萬八千,朝鮮士兵一萬七千,共計三十四萬九千餘人;俘虜或是在戰場中投降付清軍二十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九,日軍二萬一千三百三十二,朝鮮軍一萬五千六百七十一,共計是二十五萬零二百二十二人;另外還有戰前起義、火線起義等清軍共計三萬五千二百二十五人。全部相加,共計是六十二萬四千餘人,清日朝三國聯軍最後剩餘的兵力只有十萬佘人。

中華軍在這一次戰鬥中的傷亡人數為:陣亡七萬二千六百五十八人,傷四萬五千二百七十三人,戰鬥減員達到十二萬人左右,不過在戰爭期間,有二萬八千五百二十七人傷愈歸隊,加上從清兵中轉化計程車兵,實際減員不足三萬人。

而在這一次大戰中,死亡的百姓人數也超過了三十萬。

在中原大戰結束之後,中華軍佔領了河南省的全境,江蘇省的徐州地區,河北省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地區擴大達近二十萬平方公里,人口曾加二百餘萬人。

這時南京政府實際統制的區域,已經達到了八個省,總面積約有一百二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六百四十多萬,並且由長江流域全面擴充套件到了黃河流域。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已經基本全被南京政府佔領。而且中華軍離北京最近的地方,還不足八百里的路程。

而經此一敗之後,清廷這時在關內僅僅只擁有河北、山西、陝西三省,而且精兵良將幾乎喪失殆盡,現在把全部的地方軍隊、民團相加,也不足三十萬,因此清廷在中國的統治,也己經進入了倒計時,而這時離清廷入關,僅僅只過去了六年的時間。可以說只要是中華軍願稱,隨時都可以舉兵北進,攻入北京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看首發無廣告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本書來自 品&書#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