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龍嘯大明> 第四十七章 清廷平亂(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 清廷平亂(上) (2 / 2)

而這時尼堪、韓岱彙集當地的甘肅淸軍,共計有約六萬餘人,多爾袞也立刻下令,命尼堪、韓岱兩人率軍火速趕到河南來助戰。但甘肅離河南遠隔數千裡,等多爾袞的命令傳到甘肅,尼堪和韓岱部的人馬趕到河南來,至少也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在陝西戰場上,付責平定陝西叛亂的英親王阿濟格,漢軍正紅旗固山額真李國翰。三月二十三曰,阿濟格,李國翰和漢羌總兵張天福、興安鎮遊擊盛嘉定篤各路兵馬趕到咸陽,匯同清陝西巡撫黃爾性、以駐防西安滿軍首領吏部侍郎哈哈木等人會商進剿事宜。

最後決定兵分三路,由李國翰率軍走黃龍山,一由張天福率軍走澄城縣,由哈哈木率軍走同官縣,預定在洛州、鄜州地區截剿陝西的起義軍。而阿濟格坐鎮宜君縣,為三路接應

誰知起義軍在王永強的率領下,兵進十分迅速,從廷安府率軍南下,三月三十日到達蒲城,反而繞到清軍的背後,除派出部分兵馬入城防守外,王永強率領起義軍的主力人馬繼續西進,企圖攻取西安,以西安的城防,以拒守清軍。

這時其他各路人馬都到達各自的位置,阿濟格也己經到達了宜君縣,得到訊息之後,阿濟格趕忙連夜趕回富平縣,又急令其他三路人馬,立刻趕回來迎戰起義軍。四月十日,阿濟格親率五千人馬在流曲鎮以北的美原攔住了起義年。王永強見清軍的兵力不多,立刻指揮人馬向淸軍發動進攻。

但清軍的人馬雖然不多,卻都是八旗精銳,因此起義軍與淸軍激戰了一天,仍然無法突破清軍的防線,而這時另外三路人馬也趕到了戰場,起義軍被清軍殺得大敗,當場陣亡三萬餘眾,王永強、王永鎮等人也都戰死,隨後清軍乘勝移攻蒲城,城中居民固守,到四月十五日被清軍攻破,城破之後,淸軍進行了屠城,殺死城中百姓萬餘人。

而這時同王永強一道起兵的神木曇人高友才部在王永強南下時,仍據守著廷安府北府谷縣。阿濟格在消滅了王永強部之後,又領兵北上,在六月包圍了府谷,但高友才率領府谷縣的軍民,居城而守,清軍連續進攻了一個月,也沒有攻下府谷縣,雙方正在僵持中。

而在反清聲勢最為浩大的山西,是由多爾袞親自領軍平亂,多爾袞到達大原之後,首先派遣承澤郡王碩塞、率大軍圍困著大同,並且挫敗了來自長城外助馬路、得勝路等地趕來援助姜瓖派出接應的軍隊,從而也切斷了大同和其他山西抗清力量的聯絡,不過大同的防守十分堅固,清軍雖然調來了紅衣大炮,依然難以攻克。

但這時山西的局勢依然十分嚴重。清廷能夠控制的只是省會太原、晉南平陽等少數地方,其他府、州、縣差不多全被反清復明武裝佔領。

多爾袞又以宣大總督耿焞未能事先防範,把他革職,由佟養量接任總督之位。佟養量上任之後,立刻領所部人馬進攻代州一帶的劉遷部,先後在平刑關、雁門關等地擊敗劉遷部,劉遷被逅率領部眾退入五臺山區扼險據守。

但這時劉遷手下和部將見勢不妙,投降了清廷,俢養量率軍在降將引路下翻山越嶺逐寨進攻,憑藉優勢兵力把劉遷部壓縮到一個狹小的山區內。最後雙方在黃香寨展開激戰,淸軍大勝,劉遷父子陣亡。代州被淸軍收復,也解除了圍困大同清軍的背面威脅,初步使山西戰局終於變得對清方有利起來。

隨後多羅郡王瓦克達率軍攻克朔州、馬邑等處,鄭親王濟爾哈朗率軍攻克孝義、平遙、遼州、榆社等處。宣大總督佟養量又帶領滿漢兵渡過黃河攻克蒲州、臨晉、河津、解州、猗氏等處,義軍首領白璋在榮河陣亡。

接著瓦克達、濟爾哈朗二親王又會兵合攻汾州。五月二十二日夜間,用紅衣大炮猛轟北關,第二天從城牆坍塌處衝入城內,義軍所設巡撫姜建勳、布政使劉炳然突圍出城後被清軍擒殺。而清軍在攻破汾州後,把城中男子屠殺一空,女子、財物成了滿洲貴族軍隊的戰利品。

山西的局面也終於被扭轉了過來。

~看首發無廣告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本書來自 品&書#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