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凡事有利就有弊,這一帶地區的弱點就在於,除了東面臨海之外,其他三面幾乎都受敵,而且邊境線及長,相鄰的省份多達八個之多,可以說是四戰之地,易攻難守。
不過好在是南方的福建、兩廣、貴州等省現在分裂成為三四個小政權,一盤散沙,並不足為懼。而西邊的四川也是吳三桂和張獻忠激戰正酣,一時也無睱西顧。北面的清廷雖然強大,但經過了兩次南侵的慘敗之後,清廷也巳經元氣大傷,而且現在遼東一片大亂,至少在幾年內,也無法再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因此正是商毅可以放開手腳,大肆擴張的時候。
於是商毅連日都招集各軍軍長,招開軍事會議,商議下一步的進軍計劃,最後制定出一個先南後北、搶西佔東的順序計劃。
從現在這五省地區的局勢來看,江南最西邊的湖南省基本屬於真空地帶,商家軍的人馬一到,即可佔取,而只有江西有金聲桓和覺羅巴哈納的清軍,但這支清軍並沒有放在商毅的眼裡,如果他們安守在江西,也許還會讓商家軍廢一點力氣,但居然主動向南京進攻過來,那可就不用客氣了,正好可以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等擊敗了這支清軍之後,就可以乘勝進軍,收取整個江西省了。
而在江北的湖北、安徵、江蘇三省清軍雖然也留駐了一定的兵力,但人數並不多,而且要防禦的地區太廣,因此戰線拉得太長,正好給了商毅逐個擊破的機會。同時現在商家軍在湖北地區的基礎猶在,第六軍仍然還有一定的戰鬥力,對於收取整個湖北地區,還是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
因此在軍事會議上,商毅也決定,首先楊武丞的第三軍沿長江西進,立刻去搶佔湖南地區,得下湖南地區之後,就地駐守,防止四川、貴州、廣西三地;然後又調羅遠斌的第二軍全部過江,馬上南進,迎擊清軍的覺羅巴哈納和金聲桓部,然後乘勝進軍,進取江西省,並駐守浙南、江西一帶。
商毅對這兩路人馬的要求是一定要佔領湖南、江西全境,不得漏掉一塊地方,如果有人敢來和商家軍爭搶地方,不管是誰的人馬,都要毫不客氣的給以迎頭痛擊,直管朝死裡下手,打越重越疼越好,不過打擊範圍不要超過湖南、江西以外,把對手打跑就行了。
因為現在南方分佈著桂王永曆政權,唐王紹武政權、覺羅巴哈納和金聲桓部清軍、尚可喜部清軍等四股主要的勢力,也都希望擴大自己的地盤,眼看著這幾塊大肥肉再眼前,誰不想咬兩口。但商毅辛辛苦苦打敗了清軍,收復了南京,就絕不許別人來摘現成的果子,雖然一直以來,商毅對南明政權保持著表面上的恭敬,但在這個時候可一定不能手軟,因此各部隊在軍事上不要有負擔,擔該翻臉就翻臉,該出手就出手,絕不手軟,政治層面的事情甴自己來兜著。
有了商毅這句話,羅遠斌和楊武丞也大為放心,也高高興興接令,率軍出擊。
而在江北戰場,首先也從湖北開始,甴段鵬帶領第七軍渡江,到黃州府地區,與李定國的第六軍餘部匯合,首先攻取黃州府全境,然後進攻武昌,進而收復湖北全境。
第七軍在收復南京的戰役中擔任預備軍,但因為戰事進行得十分順利,結果沒有第七軍出場的機會,雖然說也明白這是戰鬥的需要,但第七軍上下多少也都有些情緒,由其軍長段鵬,其實才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大孩子,看到其他部隊都立下了各種戰功,心裡更是不舒服,因此商毅也把進攻湖北的任務交給他們。但是以李定國為主。
雖然打湖北的影響力比南京小,但第六軍現在元氣大傷了,主要還是看第七軍的,因此段鵬也十分高興的接過了這個任務,對於以李定國為主,段鵬並沒有意見,一是李定國的資歷確賓比他高,而且兩人在江淮戰役時就合作過,段鵬對李定國的能力還是十分敬服的。
其他各軍都分派到了任務,第一軍則分為兩部份,一份留守江南,保衛南京和杭州,另一部份接替第二軍,駐守江北的揚州,並牽制江淮的清軍,等其他各路人馬都獲勝之後,再向江淮進軍,奪取安徽省和江蘇省的北部地區。看首發無廣告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本書來自 品&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