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龍嘯大明> 第一六一章 飛剪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六一章 飛剪船 (1 / 2)

飛剪船是有十九世紀早期,起源於美國的一種高速帆船。代表了風帆船的巔峰技術水平。而飛剪船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快”。

在十七世紀中期到十八世紀,歐州風帆船的速度在正常順風下,一般在五至六節之間,少數快船可以達到七至八節。而飛剪船的時速,卻能達至十二至十四節,最快的飛剪船,甚致能夠達時速十八至二十節。因此在飛剪船出現之後,也創造了一系列風帆船的速度記錄:

一天的最快航程為703公里,平均時速15.8節。

從英國利物浦橫穿大西洋到達美國紐約,只有十三天時間。

從英國倫敦繞好望角到達澳大利亞墨爾本,只用五十九天時間。

在當時從英國到中國一共有一萬六千多公里,單程一般都在六至八個月的時間,而飛剪船的出現,可以使時間縮短到四個月左右。在1866年,曾經發生一則非常著名的飛剪船競賽故事:在當年的五月二十九曰,飛剪船Fierycross(燃燒的十字架)號從中國福州出發;五月三十日,飛剪船Ariol(羚羊號與taeping(塔平)號、serica號也同時離開中國的福州碼頭,Taitsing號於五月三十一曰最後離開。

在9月26日上午8時,taeping(塔平)號率先到達英國倫敦的港口,而Ariol(羚羊號僅晚了半個小時,serica號在當天中午到達倫敦,取得第三,另兩艘船也於二天以後,都到達倫敦。最快的兩艘船都只用九十九天的時間,就跑完了全程。慢的也只用了一百零一天時間。

在風帆船時代,這幾乎是一個奇蹟的速度。不過飛剪船的輝煌期很短,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因為當時蒸汽輪船以經出現,很快就取代了飛剪船,成為海運的主力。儘管風帆船依然堅持到了二十世紀,但仍然不可避免被時間淘汰。只不過儘管當時的清政府以經輸掉了兩次鴉片戰爭,但依然沒有認識到,因為科技的不斷發展,世界以經變得越來越小了。

接收了西班牙的帆船,又收納了沈壽崇的軍隊之後,目前商毅以經擁有各種海船近二百艘,一千料以上的大船也有近五十艘,僅以船隊的數量來說,以經不少了。因此現在造大戰船以經不是那麼緊迫,而當務之急是先建造快速船,做為偵察,傳信之用。因此商毅想到了造飛剪船。

後世的飛剪船不僅是速度快,而且運載量也絲毫不差,在十九世紀中期,大型飛剪船的普遍排水量都在二到三千噸,運載量也相當可觀。當然大型飛剪船的速度,要比中輕型飛剪船要慢一些,但也能達到均速十節左右,也相當可觀了。

商毅現在到不需飛剪船運貨,而是更看中它的速度,同時運用也是以近海航行為主,另外因為是第一次造飛剪船,商毅也是紙上談兵,因此還是從小型飛剪船開始造起,等積累一些經驗之後,再造大型飛剪船。

聽商毅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飛剪船的特點,胡江濱也點點頭,道:“這樣的船在速度上確實要比一般的船快得多。”

商毅道:“如果先造一條這樣的飛剪船,需要多少時間?”

胡江濱道:“一般來說造一條二百料的船隻用一個月就夠了,加上下水調式,最多一個半月,不到兩個月。不過我們都是第一次做長剪船,我看造船不會花費太多時間,但調式的時間會長一些,我看起碼也要兩個月。”

商毅點點頭,道:“那好,開年以後就先造飛剪船,大船可以暫時先停一下。我給你兩個月的時間,先按圖紙造一艘飛剪船出來。”

胡江濱笑道:“既然大人急要,那就事不遲疑,現在離過年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而且這樣的小船也不用在船塢裡造,這段時間也不會有大雨,完全可以就在沙灘上造,等完工之後,找十幾個人就可以一起拖下水了。因此明天我就可以安排人手動工。而且這樣的小船也費不了多少人工,等到明年完全可以和大船同時動工,這樣兩艘船就都不會耽誤了。”

商毅也笑了,他知道胡江濱是大船小船都捨不得放,不過他說的也有道理,飛剪船的難度是技術而不是人手,也確實可以和大寶船同時動工。因此道:“那樣也好,由你來安排吧。不過有一件事情你還是要注意一下。”

胡江濱忙道:“大人請說。”

商毅道:“飛剪船的技術泰西諸國尚無,仍是我費盡心機方才找到,因此不可外洩,圖紙你要保管好,而且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甴其是那些干係臘工匠,不可讓他們知道飛剪船是如何造出的。”

胡江濱聽商毅這麼一說,立刻也想起自己在馬尼拉學造船的時候,西班牙工匠對自己也是左瞞右藏,因此也大為贊同商毅的意見,連連點頭道:“大人說得是,我中華之技,豈能輕易傳於泰西諸國之人,小人明天先搭一個筒易廠房,然後再動工,就不會讓他們看見了,等上桅杆的時候再拖出來,但那時船體以經造好,他們就算再看見,也不如是如何建造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